首提“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讓人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兩會期間,來自政府主管部門、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制造商、互聯網企業、傳統生產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等各界的代表委員紛紛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出謀劃策,跨領域之廣、受關注程度之高十分少見。
概念梳理
工業互聯網是連接工廠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余少華指出,工業互聯網可從三個層次來理解:
“
“一是形成工廠產供銷一體化的網絡;二是制造業智能化發展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生態;三是全局性的智能制造。”
”
責任重大
工業互聯網肩負的責任重大!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與根本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我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產物,是信息通信技術在制造業更廣泛、更深入的應用。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對于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戰略性意義。
嚴峻挑戰
革命性機遇就在眼前,而挑戰也不容小覷。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正處于規模化擴張、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各個國家都高度重視并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希望搶占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導權。兩會期間,眾多代表委員不約而同地表示:
“
戰略機遇稍縱即逝,加大力度、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時不我待!
”
成績明顯
我國在工業互聯網方面行動較早,已取得了明顯成績。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建設制造強國的“三步走”計劃。
2017年10月,國務院通過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以及保障支撐。
我國還成立了由工信部指導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目前成員單位達500余家,包含制造業、互聯網產業、通信業等各個領域的企業和機構,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創新成效初顯。
現實問題
然而,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仍存在許多現實問題,尤其是與領先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美國早在2012年就率先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隨后,AT&T、思科、通用電氣、IBM和英特爾等巨頭聯合在美國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
德國于2013年推出“工業4.0”國家戰略,致力于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奮起直追,目前在22個工業大類中有7個名列全球第一,超過220個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工業增加值世界第二,制造業總量世界第一。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制造業自身結構不平衡,工業2.0、3.0、4.0同時并存,有些企業甚至還處于工業1.0的水平,不像美國和德國只需實現從工業3.0向4.0邁進。
“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總結了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三大不足”:關鍵基礎能力不足、生態構建能力不足、保障支撐能力不足。
”
重點工作
站在發展的轉折點,我國下階段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從而更好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第一,進一步加強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頂層設計,持續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并且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第二,注重工業互聯網生態和體系的構建,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等組織的平臺和紐帶作用,促進各個環節的協同創新和共贏。
第三,加強人才培養和儲備,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第四,高度重視安全問題,構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工業互聯網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