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以下簡稱學會)、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主辦,浙江千人計劃紹興產業園建設管理委員會承辦的“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在浙江紹興盛大開幕。
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是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高層次的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活動,創辦于2015年,每年舉辦一次。今年的論壇邀請到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界、學術界以及創投界的代表作主旨報告、專題演講和互動交流,出席論壇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致力于機器人、智能制造及相關領域的研發、生產、應用、創業、投資及媒體等代表800余人,共同探討如何增強我國智能機器人自主研發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推動其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能產業和國防安全領域的深入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開幕式由中共紹興市柯橋區委書記沈志江主持。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學會特聘顧問、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王天然院士,學會特聘顧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吳宏鑫院士,中共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中共紹興市柯橋區委書記沈志江,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區長趙如浪等人出席開幕式。
鄭南寧院士致開幕辭,指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會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當今世界,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希望各界能夠充分利用此次平臺,圍繞機器人產業前沿,做好學術與市場、技術與產業的對接,站在世界科技的制高點,規劃好世界機器人產業。最后鄭院士表示,此次論壇有深度、有高度、有前瞻性和指導性,將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共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在致辭中表示,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是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領域的頂尖學術平臺,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賽事。本次論壇和大賽必將向世界展示中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成就,給世人呈現一場新科技的盛宴。
浙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陳中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突破,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會有利的推動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新動能的注入。
隨后,學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李少遠教授主持了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帶來第一個報告的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特聘顧問、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王天然院士。王院士在題為《機器人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中指出,當今是機器人發展的最好時期,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繼續增長,我國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機器人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此外,在服務機器人領域,養老助殘、救災救援、公共安全等多種型號服務機器人已經開始進入示范應用,清潔機器人、兩輪平衡車和無人機等服務機器人也已經進入消費市場。在需求牽引和技術驅動下,我國機器人產業亟待進一步發展和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義明教授作題為《基礎設施機器人的創新》的報告,重點介紹了在新加坡開展的建筑服務機器人、隧道檢測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基礎設施機器人項目,這些項目均采用了新型執行器、低成本傳感器和開源機器人軟件,代表了一種新型智能系統,可幫助社會克服人力短缺和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有助于加強新加坡的機器人研發能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并將新加坡轉變為智慧國家的生態系統。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喬紅研究員以《機器人的“手-眼-腦”融合智能》為題,針對當前機器人與多學科交叉的熱點問題,從我國機器人需求入手,對智能機器人“手-眼-腦”融合智能的研究進行了深入探討。詳細闡述了智能機器人的國家重大需求以及機器人的理論與應用挑戰并介紹了其所在團隊“智能機器人;’手-眼-腦’融合智能研究進展。
菲尼克斯電氣中國公司杜品圣博士在題為《人工智能助力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的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實現智能制造的有力武器,如果沒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充分實現工業4.0,人工智能將在工業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解決傳統的自動化控制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擁抱人工智能,實現機器人的轉型升級。
美的集團龔黎明博士在題為《人?機新世代——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中指出,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機器人產業正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作為智能制造體系的關鍵平臺,機器人已經從傳統的汽車和3C行業,迅速滲透到一般制造業,這昭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觸手可及的機器人時代。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兩大新趨勢: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結合愈加緊密;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加速,為國產經濟型機器人大爆發打下堅實基礎。
中科院自動化所喻俊志研究員在題為《仿生機器海豚——智能運動控制與應用》的報告中指出,在水下仿生領域,海洋動物的高效率、高速度、高機動性、低噪聲等優點,使其成為科學家們研制新型高速、高機動、低噪聲的仿生水下機器人模仿的對象。以仿生機器海豚為例,喻老師著重介紹其運動控制包括定深、定向、平面路徑跟蹤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以及在野外水質監測中的應用,并對未來研究方向和工作重點進行分析和展望。
同濟大學何斌教授在題為《智能建造與建筑機器人》的報告中指出,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何教授提出從智能制造到智能建造,介紹了未來的十項建造技術和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在此支撐下,同濟大學成立了智能建造研究中心,以技術研發、產業服務、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作為核心業務。
4月13日下午,本次活動還安排了 “機器人產業發展”“醫療機器人”“共融機器人”“教育機器人”“AI機器人應用創新”專題論壇。數十位報告嘉賓就機器人在醫療、智能制造、教育等眾多領域的前沿研究展開對話,就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探索進行分享,對中國未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其中“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題論壇為承辦方紹興市柯橋區量身打造,邀請到多家先進企業從技術、產業等方向分享機器人技術轉化的成功案例,打通機器人成果轉化鏈條,加速機器人技術轉化,提升經濟效益,助力柯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和地方發展。
4月13日,“2018 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同期拉開帷幕。該賽事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成功舉辦19屆,并成為“機器人世界杯國際聯合會”認定的最有影響力的五大國際公開賽之一。本屆大賽共吸引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以及韓國452所學校的555支代表隊共計2472名師生參加比賽。比賽項目包括:RoboCup足球類人組、中型組、仿真組、小型組、標準平臺組,RoboCup救援組,RoboCup家庭組,RoboCup青少年足球、救援、舞蹈項目,以及RoboCup青少年標準平臺、太空機器人、靈巧控制、工程創意、人形機器人微電影、少兒創意等。大賽的舉辦將有力促進學科交叉,提高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促進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為國家培養多層次人才。
“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為柯橋奉上了一場科技盛宴。今后,學會將繼續和地方政加強溝通聯系,積極發揮學術界、科技界和產業界的力量,更好的助力地方經濟的發展。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