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制造的眾多產品產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制造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中國制造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在品質發展方面多下苦功,做到產品領先、管理領先、品質領先。同時,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趨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要想讓中國制造騰飛,最關鍵的是要解決質量問題,必須以系統的思維,全方位、多角度、多維度地努力提升制造品質。”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制造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說。
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認為,中國制造需要一場品質革命,既要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同時也對制造業發展提出新的歷史要求。品質是永遠不可逾越的底線,低品質、低價格、大規模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高品質、優價格、大整合、大發展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系統化提升質量
數據顯示,在聯合國公布的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完備的產業鏈條、適應全球標準的品質保障體系、一批核心技術突破,為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認為,以空調業為例,中國空調正在全球市場爭奪產業制高點,中國品牌的崛起折射出中國空調產業格局的改變,也影響了世界空調業發展進程。從空調業可以看出,中國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金碚認為,中國制造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速增長階段,中國制造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制造還需要系統化地在質量上下功夫。“過去,制造業的競爭力在于以性價比占領市場,中國制造領域幾乎所有的分類行業都表現不錯,但主要是增長不錯、規模不錯、市場不錯。質量和增長有很大不同,質量的評價體系是多維的,一個環節薄弱都不行。”金碚說。
對此,李興浩表示,從志高空調自身的發展實踐來看,中國制造業要提升品質,首先要做到產品領先,至少在局部或某一個方面要做到領先,然后才能做到品質領先,包括產品優秀、品質扎實、品牌領先。要實現這些領先的前提是要做到管理領先,如果管理不到位,系統就會出問題。
協同化推進融合
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看來,要推進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推進品質革命,就要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合理配置要素資源、拉長拉高產業鏈條、廣泛開拓內外市場,獲取更高經濟收益的經濟機制或者發展模式,融合的范圍越大能力越強,各種選擇和聚集的要素就越多越優,融合的效果就越好。
“制造企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實體、模式和資本’。其中,實體是基礎,資本是保障,模式是關鍵。融合發展的要素包羅萬象,但最主要是思想、人才、資金、科技和政策。”石軍解釋說。
對此,李興浩坦言,作為制造大國,我國制造業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此,要積極探索P2P、商業保理、互聯網小貸、財務公司等與產業緊密關聯的自建新金融體系,借助金融平臺及金融新工具,持續提升發展質量,更好地實現全球經營戰略布局。
石軍認為,融合發展必須有自己的發展目標,要選擇有利于實現目標的實現形式,要有自己的主導產業。“要推進五位一體的融合,即政府、產業、學校、科研、金融,打造融合發展平臺。”石軍指出,具體來說,政府發揮引領作用,把握方向、創建環節、組織協調,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使融合發展有序、有力、有效;企業發揮主體作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更好地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使融合發展做得又快又好;科技發揮驅動作用,助力融合發展;教育發揮促進作用,培養人才、輸送人才、培訓員工;金融發揮支撐作用,打通血脈、融通資金、加大投入,使融合發展血脈相通。
全球化擦亮品牌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徐佳賓指出,今天我國正在踐行的“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倡議,其共同點都是對外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因此,中國制造“走出去”的過程是雙向的,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企業也將面臨更大的商機。
數據顯示,制造業一直是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2017年中國制造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86家,同比增長24.3%。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大幅壓減了對外商投資的準入限制,在制造業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中,完全對外資開放的已有22個大類、167個中類和585個小類,分別占71%、93.3%和96.1%。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近年來也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制造業占海外投資比重三分之一以上,覆蓋紡織、食品、機械、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
“以志高空調為例,當前業務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且在150多個國家注冊了‘CHIGO’牌商標,未來也將繼續深耕全球市場。”據李興浩介紹,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志高所占的市場份額為10%左右;在歐盟市場累計銷量排名第三;對美國出口量持續3年翻番,2017年更是實現同比增長140%。
徐佳賓表示,對海外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相關各經濟體而言,對制造業產品的要求不一。每一家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必須要明確自己的品牌定位,只有細分市場定位準確才能避免低成本競爭,走上高定價階段。
“中國品牌要彎道超車,需要高端品牌、產業創新等組成的新型競爭力,這離不開智能制造、品牌、自主創新等核心要素。”李興浩表示,制造企業一定要緊跟時代浪潮,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趨勢,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