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核電站控制系統——“和睦系統”日前正式在廣東陽江核電5號機組投入應用。這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了核電站控制的核心技術,我國也成為了繼美國、法國、日本之后,全球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廣東陽江核電5號機組是我國首個具備“三代”核電主要技術特征、滿足最新安全技術標準的核電機組,目前正在進行并網測試,它也是首臺使用國產核電控制系統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我國自主研發的“和睦系統”就是它的神經中樞。
國家能源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中心副主任 孫永濱:作為這個網絡神經觸及到核電站的所有環節。我們形象地把它比喻為核電站的神經中樞,也就是整個核電站的控制、監視、發電、運行,所有的行為,實際上都是通過它來完成的。
一臺核電機組內部有上萬個設備,要保證核電站安全穩定地運行,就需要控制系統來對每一條管路、每一個設備進行檢測和控制。由于核電站對于安全的超高要求,不能使用商業操作軟件,這對“和睦系統”的研發來說是一項最為艱巨的挑戰。
國家能源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中心副主任 孫永濱:這是龐大的一個工程,我們下大力氣把這個技術攻克了。近百萬行的代碼全是我們的研發團隊自己寫的,我們自己完成了一個操作系統的研發、測試和運行。
掌握核心技術 加快核電“走出去”
核電站儀控系統的研發使用,是我國核電技術發展的直接體現。隨著核心技術的不斷掌握,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
由于體量龐大、技術復雜,核電站的核心控制技術一直被少數發達國家壟斷,我國過去不僅在技術和價格上沒有發言權,在核電項目進度、信息安全方面也受制于人。如今,這一現狀已經徹底改變。
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進口,一個是價格是非常貴的,我們這個系統研發出來以后,它的成本減一半以上。另一個就是關鍵技術還是受控于人,大國重器必須牢牢地把握在我們自己手里面。
近幾年來,中國的核電企業相繼拿下了英國、阿根廷的核電大單,正積極推動與中東歐、非洲、東南亞等地的核電項目合作。核電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斷加快,靠的就是核心技術的不斷掌握。
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 賀禹:自主設計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而且得到國際上的認可,應該說我們的設計能力非常強,已經走在國際的前列。自主制造也沒問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們的制造業,對核電站的整個系統的產業鏈的建設已經完全完成了。
從吸收引進,到改進創新,再到作為國家名片銷往海外,中國核電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新名片”。目前,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正在向英國邁進,這也將為中國核電高端裝備“走出去”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