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正隨著時代科技的發展而發展。如今,站在這場波及全球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變革浪潮中,傳感器的作用更加凸顯。企業的生產線和物流需要多種多樣的傳感器,利用傳感器可以實現對數據采集、數據的處理和數據的傳輸,而在這過程中,傳統的傳感器似乎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如何能夠讓機器變得更透明?如何能夠讓設備會表達和被了解?這是智能化時代賦予傳感器的新的使命。
智能制造需要智能傳感器
比傳統的傳感器相比,智能制造要求傳感器首先要有更靈活的接口,不僅能夠在控制器層通信,而且能實現更高數據層的通信。附加的數據或軟件系統接口讓傳感器可以執行新的分析任務及新的功能。這些能力可提高生產的靈活性、質量、效率和透明度;第二,傳感器需要有智能的功能。智能傳感器提供的數據越緊湊、越實用,整個系統利用數據源的效率也將越高,分析結果自然也越準確。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關于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的思考》的報告中曾舉過一個例子:GE公司將大量傳感器應用到飛機發動機葉片上,運用大數據智能技術,實行實時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提供可靠的維護服務,形成了航空發動機的“優化運行和健康保障系統”。同樣,據記者所知,2017年,ABB將智能傳感器移植到電機產品上,使現場多個連續作業的電機數據能夠互聯,通過網關上傳到中央控制室,進行數據分析和呈現,實現狀態監測和遠程監控。ABB預測性維護數據顯示,智能傳感器能夠減少宕機時間多達70%,延長電機使用壽命多達30%,能源效率提升多達10%。由此可見,智能傳感器的應用不僅為工業企業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益顯現,同時,也加速了產業形態從生產性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
傳感器,創新當自強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理事長 Said Jahanmir在“第十二屆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中說道:“Sensors on everything”,在實現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傳感器無處不在。不管是數據的采集、存儲、顯示、監控還是其他信息的集成,在前端感知領域,傳感器都是實現智能化的關鍵。
也正基于此,各國都將傳感器作為了搶占智能制造競爭高地的核心技術之一。中國也不例外。
2015年,《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推動我國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向著融合化、創新化、生態化、集群化方向加速發展;2016年,《“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在“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能綠色服務制造技術”章節中,提出重點加強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制造能力;在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專欄中,提出發展近海環境質量監測傳感器和儀器系統;2017年5月,《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正式獲批通過,其中提到,到2019年的總體目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壯大。二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三是生態體系基本完善;2017年12月,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中的重點內容是培育八項智能產品和四項核心基礎,智能傳感器正處在核心基礎的第一位,并指出要重點研發并應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傳感器。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逐漸增大,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總體來看,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仍較明顯。麥姆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懿曾指出,我國傳感器市場從出貨量、產值、市場規模、技術水平都跟國外有著較大差距,尤其傳感器的仿真軟件、設計工具、制造裝備基本上是靠進口。她建議,國產傳感器廠家需要有技術、基本原理、工藝等方面創新,哪怕是微創新。比如將傳感器芯片加上后端的處理電路,把一些算法再融合到MEMS里面,就形成了軟硬結合的智能傳感器;比如諧振式的、壓電式的傳感器;比如多傳感器的集成封裝等創新。
近期引起廣泛關注的“中興通訊事件”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核心技術無法攻克,一切都是空談。自主創新是我國傳感器產業唯一的出路。如果無法攻克傳感器的核心技術,我國的智能制造只能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