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電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就臺山核電項目建設進展答記者問時表示,臺山核電廠1號機組成功達臨界。目前,機組處于低功率試驗平臺,計劃7月份實現與外電網連接,第三季度實現滿功率運行。此前,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宣布海陽核電1號機組首次裝料正式開始、三門核電1號實現首次臨界。在業內看來,這表明中國核電建設未來推進速度有望加快。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達到37臺,裝機規模3581萬千瓦,位列全球第四;發電量2474.69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3.94%,位列全球第三;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0臺,總裝機容量2287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據介紹,國家核安全局組織檢查組對臺山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臨界前準備情況進行了核安全檢查,確認了臺山核電廠1 號機組首次臨界前調試階段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轉正常,與核安全有關的活動處于受控狀態,首次裝料后調試和定期試驗項目按計劃開展,首次裝料檢查中提出的整改要求得到落實,首次臨界前的準備工作滿足要求。
近日,國家核電發布官方消息稱,海陽核電1號機組首次裝料正式開始,向并網發電邁出了關鍵一步。此外,全球首臺AP1000機組三門核電1號實現首次臨界。這表明該機組正式進入核發熱運行狀態,距離商業運行更進一步。
三門核電1號機組和海陽核電1號機組投產在即,中國核電審批是否將很快放開,這是業內最期待揭曉的問題。據東興證券研報預計,在當前擴大內需、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大背景下,結合“十三五”8800 萬千瓦在建和裝機的規劃,2018年下半年采用AP1000 技術新項目或將率先啟動。
核電建設利好不斷。在政策層面,《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核電運行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發布,對進一步完善核電項目開發以及促進核電高效發展提出具體指導要求。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