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雙一流”建設方案發布之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國棟就十分關注協同創新、科教融合、內涵發展等與人才培養相關的話題。至今,在他的電腦文檔中,還保存著不同版本的PPT,里頭共有八大要點。“我給校領導講,給兄弟院校講,給師生們講……”王國棟說,核心思想只有一個,就是呼吁大力開展協同創新,在新時代的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中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科教融合實現內涵式發展
《中國科學報》:對比中西方高等教育,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新時代科技創新中的中國特色?
王國棟:我們應樹立搞科研、培養人才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觀念。西方國家搞科研多是興趣驅動,而我國科學家立志科研的重要驅動力當是國家發展、社會福利、民生。中科院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個率先”的批示,在“四個率先”的前面,又增加了“三個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這是黨和國家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基本要求。
我們要注重原始創新的重要性。我國科研在長期跟跑的情況下產生了一定依賴性,要從跟跑轉向并跑、領跑,更重要的是原始創新。年輕人有無窮的創造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我們在研究制備超強磁性能電工鋼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因此我們創造出了比常規工藝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國際合作中還要有競爭意識。過去人們總講我國高等教育要和西方高等教育對接,其實我們應該在學習他們強項的同時與他們競爭,絕對不能簡單地對接。既要學習又要提倡競爭,不競爭到不了領跑的位置。在合作中有競爭意識,有超越意識,才能實現超越。
《中國科學報》:針對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中國特色,我國高校最應該做好什么?
王國棟:高校最緊要的事情是通過科教融合,實現內涵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我看來,要實現內涵式發展,高校必須做一流科研、在一流的科研中培育一流人才,其核心是一流科研、科教融合,從而實現科研育人。內涵式發展鼓勵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科研中學會科研,在一流的科研中學會做一流科研。當下,高校的工科教育盡管有一定實驗環節,但仍然偏少,而且內容更新太慢。高校應鼓勵教師從事一流科研,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同時鼓勵學生參加進去,在科研中培養學生素質,使其成長為一流人才。
高校必須實現人才評價機制創新,建設一支求真務實的科研和教學隊伍。“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是高校協同創新的根本。論文、引用率等都是西方的評價標準,如果我們按這條路走,整個方向就會走偏。要以實際創新績效、能力、貢獻為標準。“干”“真”“實”這三個字最重要。對教師、學生的要求都是“實干、實際、實效”。不看重論文發表在什么雜志上,而是看發表論文的內容和創新的實績貢獻。
工科要特別注重協同創新
《中國科學報》:作為工科教授,在您看來,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中國特色應著重強調哪一方面?
王國棟:科研與人才培養要注重協同創新。要從四個維度進行協同創新,第一個是產學研用,第二個是學科交叉,第三個是行業協同,第四個是研究—開發—工程—服務一體化。這四個維度協同創新能把各方面資源匯聚起來。
研究—開發—工程—服務是前后接續的創新鏈。過去的觀點是接力論,大學只搞研究與開發,工程、應用則交給企業做。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提到,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我的體會是,必須完成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應用的三級跳,即使是完成了99.9%,也是不合格的。這就要求鏈條上的不同角色都加入到協同創新中來,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創新和轉化。
《中國科學報》:協同創新如何在人才培養上發揮作用?
王國棟:實際上,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協同創新。要調動企業團隊的動力,鼓勵他們不但要在技術上給教授出主意,還要幫助高校培養人才。大學教授是所謂的專家,但企業人員直接面對生產實踐,對某些點上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之處,可能比教授了解得更清楚。現場人員的實際經驗和知識,對學生、教師都是非常寶貴的。
高校的工程科技教育也會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實現。工程科技是工科學生必不可少的本領。這并不是鼓勵高校辦公司、建工廠,而是希望高校要加強協同創新。高校在成果轉化中,通過與企業合作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讓學生從中了解方案可行與否、生產應用可行與否等,將來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就會有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這些想法會比較切合實際,比較周全,少走彎路,對于創新、應用、轉化都有幫助。
推進教育信息化勢在必行
《中國科學報》:未來的高等教育,您認為應著重培養學生哪一方面的素質?
王國棟:我們培養人才的基本素質應當包括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而信息化、智能化素養也將是對未來人才能力、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
所謂“融通”,“通”是指互聯互通。未來世界是數字化的世界,未來的教育也必須和數據說話。教育要利用互聯網條件,利用企業的數字化信息將原來看不到、摸不著的規律,通過互聯網在高校中更本質地再現出來。高校通過學科交叉引導學生學習信息化、智能化知識,培養信息化、智能化素養,將對人才成長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報》:具體而言,信息化、智能化在高校中該如何實現?
王國棟:今天的工廠已經逐步實現數字化、無人化,并向智能化發展。如果仍然按從前的模式組織教學,例如組織實習,恐怕不行了。對此,我建議,首先,高校應當建設一個集管理、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數據平臺,這個平臺與相關企業聯網互通,所需的生產過程信息由企業提供,由高校師生開發VR/AR/AI軟件,實現生產數據的可視化。不僅能在教室中再現企業中也看不到的真實場景,還能通過分析軟件掌握諸如高爐、轉爐等化學反應器和連鑄坯、軋件等工件內部的物理、化學變化規律,給學生提供更本質、更真實、更精確的認識。
其次,高校還要針對創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案,建設準工業化基地。這些基地除了建設規模不及現場之外,物理實體結構、控制系統、數據采集和處理均與企業一樣,甚至比企業更好。這樣一來,教師與學生可以方便地、十分接近實際地進行研究創造。當然,師生可以開發VR/AR/AI軟件,對測取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則可以得到規律性的研究結果。利用這種規模、這種方式得到的結果,極易為企業信服和接受,從而轉換為工業規模可應用的成果。
這樣做,學生實驗就不是在實驗室里擺弄小瓶小罐,而是在接近大工業規模做實驗,開展研究,實驗結果可信、可用、可推廣到真正的大工業生產中去。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優勢在于不限地域、不限專業,大數據平臺不只是適應于一個專業或一所高校,也適用于其他專業和其他高校。
未來的工科教育將在大平臺上實現科研、教學、實驗、實習等,將是一個產教融合、科研育人、內涵發展的教學改革的利器,我對此深表期待。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