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等單位研究撰寫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日前正式對外發布。該報告從科技產出與人才投入、產業發展和市場應用、發展戰略和政策環境、以及社會認知和綜合影響四個方面描繪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面貌。
報告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零售、農業、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領域的發展模式,重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各環節。未來五年內人工智能技術將應用到多個行業并極大提高其行業運轉效率,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對就業、隱私安全、社會公平等方面形成不小的挑戰。
報告顯示,在科技產出與人才投入方面,中國人工智能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論文的全球占比從1997年的4.26%增長至2017年的27.68%,在這方面高校是人工智能論文產出的絕對主力。不僅如此,中國的高被引論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并在2013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從學科分布來看,計算機科學、工程和自動控制系統是人工智能論文分布最多的學科。國際合作對人工智能論文產出的影響十分明顯。
同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分布最多的國家,國內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人、以及機器學習等細分方向。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持有數量前30名的機構中,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表現實力相當,技術發明數量分布占比52%和48%。中國專利技術領域集中在數據處理系統和數字信息傳輸等,其中圖像處理分析的相關專利占總發明件數等16%。電力工程也已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布局的重要領域。
此外,報告指出,雖然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杰出人才占比偏低。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擁有量達到18232人,占世界總量的8.9%,僅次于美國。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中國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國的1/5,排名世界第六位。高校和科研機構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載體,企業人才投入量相對較少。
在產業發展和市場應用方面,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最集中的城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從2012年開始迅速增長,截至2018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達到1011家,位列世界第二。在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最多的20個城市中,北京以395家企業位列第一,上海、深圳和杭州也名列其中。同時,報告也指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應用技術分布主要集中在語音、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這三大方面,而基礎硬件的占比很小。
但是從風險投資來看,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規模最大的國家。從2013到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占到全球的60%,成為全球最”吸金”的國家。
“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增長迅速,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最大。”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的市場規模分別占34.9%、24.8%、21%,而硬件和算法的市場規模合計不足20%。預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增速將達到75%。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在醫療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增長迅速,國內外主要互聯網企業都有部署,其中谷歌和亞馬遜的市場份額超過全球60%,中國的阿里巴巴和小米分列第三和第四位。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達到232億美元,中國市場占27%。其它如無人機、智能家居、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醫療和智能金融等領域也發展較快。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