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到如今的2018年,物聯網、5G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發展,推動著中國數字化轉型的新一輪變革。為克服數據中心高能耗這一當前業內亟待解決的難題,邊緣計算重獲關注,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發展,2018年或將成為邊緣計算崛起之年。
2018或成邊緣計算技術崛起之年
3月28日,在深圳開幕的2018云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全力進軍物聯網領域。據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巴巴將運用云計算的思路做好物聯網、萬物智聯、智能城市等主題,對城市、生活、制造、汽車四大物聯網領域進行核心布局,將阿里云物聯網打造成基礎設施的搭建者。為此,阿里云特意推出l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計劃在2018年戰略投入“邊緣計算”這一新興的技術領域!
其實,說邊緣計算是新興技術并不準確。早在2003年,IBM就與一家內容分發網絡CDN和云服務的提供商AKAMAI開始合作“邊緣計算”技術,CDN的產品從1998年到今天已經足足有了20年的歷史,可以說邊緣計算屬于發展了十幾年的冷門技術。
作為陳舊的上古概念,邊緣計算被重提并慢慢火熱起來是近兩年的事情。在2016年上海F1賽車場上,上海移動聯手設備商現場打造的MEC(移動邊緣計算)環境讓觀眾可以更低時延地看到賽事視頻,從而向業界釋放了“將核心網能力下沉到網絡邊緣”的信號。
而這一信號剛好被致力于打造物聯網的云平臺企業很好的吸收。“云計算”讓人們可以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終端設備接入云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但有時海量的數據涌入讓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云也無法快速完成處理,于是,運用邊緣計算的技術,讓數據上傳到云之前,在靠近數據產生的地方就將這些數據處理,可以極大地分擔云計算的壓力。
傳統的云計算將數據傳輸到云端,再把結果返回到終端,這樣的過程容易造成終端延遲不說,速度上顯然也不如邊緣計算的就近原則來的快。此外,采用邊緣計算還可以很好的解決網絡環境的限制,在云計算因為沒有網絡而無法進行云端數據傳輸和計算時,邊緣計算可以正常進行處理。對于物聯網來說,邊緣計算既保證了設備在斷網突發情況下的正常運行,也避免了數據上傳云端帶來的泄露風險。有了邊緣計算與云計算的互補,物聯網終端設備會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可靠。
因此,“邊緣計算+loT云平臺”的化學組合,成為近年來巨頭們強強聯手的重頭戲。而Link Edge的推出,也讓阿里云成為繼華為、微軟、亞馬遜之后又一加入“邊緣計算+loT云平臺”領域的巨頭。
阿里云l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說:“Link Edge融合了阿里云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可將語音識別、視頻識別等AI能力下沉至設備終端,讓設備擁有“天然”的智能。”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讓邊緣計算在阿里布局的城市、汽車、生活、制造四大物聯網核心領域終端設備中獲得了完美的應用與落地。
除了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之外,中國移動研究院的專家,結合目前5G和AI的發展態勢,對邊緣計算應用場景進行了更詳細的描述。
其中,更低時延、更高帶寬、更快速移動這三大場景,被視為邊緣計算最能發揮使能作用的領域。這就意味著未來邊緣計算同樣能夠被運用于配電自動化、機器人協作、無人機設備、移動視頻監控、遠程醫療診斷、VR、遠程手術、高速火車等多個領域,而這也符合國際標準機構ETSI對邊緣計算做出的關鍵特征定義:網絡邊緣,虛擬化環境,低時延,高帶寬,開放網絡能力。
伴隨著中國數字化轉型的需要,邊緣計算已經不再是無人問津的冷門技術,它已經成為各大巨頭追求萬物智聯的必須環節,也成為更多智能化技術發展應用的必備技術。未來,針對邊緣計算展開的測試和驗證會越來越多,邊緣計算所面對的市場規模也將越來越大,企業若想要分得更多的市場蛋糕,對于邊緣計算的具體使用或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摘自《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