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由“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主辦,和利時承辦的“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戰略研討會”在和利時北京總部舉行。聯盟由和利時集團聯合華為技術、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
會上,記者采訪了和利時集團董事長邵柏慶以及聯盟其他幾家單位的代表,深入了解聯盟成立的意義,并聽取了聯盟未來的發展計劃。
和利時集團董事長邵柏慶
分享經驗 抱團出海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被正式提出。邵柏慶認為,此倡議是轉移產能的一種方法;產能輸出后,也可幫助周邊國家發展經濟,從貿易的角度是雙贏;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既是機會,也存在很多陷阱。“‘一帶一路’市場并不簡單,中國人在海外開拓市場,需要適應當地的規則和習慣,包括經濟、文化和法律等。”邵柏慶如是說。
2007年,和利時在新加坡成立亞太公司。近年來,其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積極致力于國際化發展,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意大利設有研發、生產或服務辦公基地,不斷拓展國際業務。“一帶一路”倡議覆蓋了和利時已有和即將開展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產品和技術配套,以及貼心的服務,其正在助力“一帶一路”戰略落地和企業項目實施。同時,和利時也通過技術、產品、人才交流,創新創業空間等資源互換,使用戶企業更容易得到國際技術和團隊服務,使之更有國際競爭力。和利時還與大企業集團合作、并購,拓展業務范圍和規模,及品牌影響力,進一步贏得了用戶行業和資本市場的認可。
記者了解到,在海外工作近五年的經歷,使邵柏慶對成立聯盟的意義更深有感觸。他深知單個企業難以形成影響力,也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研究院所、學校、行業服務機構之間交流溝通尚不充分,沒有形成有效的合作與合力,影響了“一帶一路”發展的效率和效益。邵柏慶談道:“和利時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為新進入海外市場的企業提供咨詢和幫助;已有的本地化設施、客戶政府關系可對聯盟成員企業共享;投融資能力、創新中心和孵化器機制,可促進技術創新和企業孵化,以及國際化拓展;技術產品方案,項目園區合作,可與其他成員單位實現協同建設。”
對于聯盟的成立,發起單位的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網絡產品線行業戰略規劃部部長、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副秘書長翁志強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網絡產品線行業戰略規劃部部長、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副秘書長翁志強提出,“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是產業生態的粘結劑。聯盟成員單位覆蓋了智能工廠全產業鏈,包括外交部、用戶企業、EPC企業、設備供應商,甚至像華為這樣的信息通訊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通過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聚集在一起,能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與營銷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寧濤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與營銷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寧濤表示,新松對“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的成立非常重視,其成立的意義在于:第一,國內智能制造領域,以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產品為核心的產業群已經形成;第二,聯盟的目標定位是走出去。過去,中國承包國際工程的優勢就是廉價勞動力;而現在,我國高端裝備和高附加值控制系統的產業鏈形成,使產業鏈上的更多國內企業受益,帶動整個中國向國際智能制造產業鏈發展;第三,聯盟將帶動產業鏈上的企業,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實施“走出去”戰略,比如與EPC配合將新松的產品帶到國外去,擴大市場份額,與發達國家競爭國際市場。
乘風破浪 推進智能制造
據悉,和利時具備多年的海外拓展市場經驗,作為“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更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不遺余力地為國內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自動化三大領域的用戶打造滿足其定制化需求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用掌握核心技術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產品提高中國及沿線國家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
不僅和利時對聯盟中所承擔的工作已有了全面考慮,其他幾家單位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是一個服務型的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表示,該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前沿技術跟蹤和共性平臺化技術研究,以及標準化測試、評估、保障、安全等方面。在聯盟當中,其將以標準化為紐帶,串聯技術鏈和市場鏈,起到紐帶和平衡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國際和國內標準進行收錄,同時在服務項目中,將優秀的解決方案和研發的核心技術,通過標準化的平臺固化到國內與國際標準中,從而以標準化為載體,固化技術,固化產品,固化服務。未來,標準編委會將協同聯盟,將國際和國家標準應用到聯盟中去,以此為準繩來實施項目,使用戶在工程項目中有標準可依。根據聯盟單位新研究的內容制定標準,助力聯盟單位將中國的智能制造推出國門,推向世界。
翁志強認為,華為首先要做到聯盟共建,充分利用華為在業界的影響力,積極引導與推動智能工廠相關企業加入到聯盟中,共同開展智能工廠領域相關的工作。此外,還要積極推動“智能工廠產業鏈國際合作聯盟”與相關的其他產業聯盟建立業務戰略合作。其次是方案共創,以客戶的核心需求和業務痛點為牽引,以給客戶及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為目標,與智能工廠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優勢互補,強強合作,高效協同。第三是市場共推,華為在全球177個國家有相應的市場銷售組織和服務、交付組織。其可以把這部分資源與聯盟共享,與聯盟的合作伙伴一起針對智能工廠機會點和市場項目進行協作,充分挖掘市場機會,為用戶提供服務。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工程師 鐘斯明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工程師鐘斯明強調,川儀在很多EPC企業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其優勢所在。重慶川儀在全力配合聯盟工作的同時,會將這些優勢資源共享給聯盟的其他企業,幫助他們擺脫過去單打獨斗的劣勢,更好地在智能制造中發揮能力。
采訪的最后,邵柏慶也談到了聯盟未來發展的計劃與愿景。他指出要明確聯盟宗旨,做好聯盟內部溝通,建立協作機制,發展高端聯盟成員,形成更強大的行業示范和所在國的影響力,促進“一帶一路”政策落地。與此同時,要以國家批復的既有項目為契機,產業金融政策導入,大型EPC總包、設計、產品技術、金融服務等領域的聯盟成員在開放合作共贏的思想指導下,做好示范工程,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提高成員企業的國際業務、經營管理水平,實現規模和效益共同增長。聯盟不但要服務于成員單位,更要成為國家相關部門“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為所在國的產業建設、經濟發展、國際友誼做出貢獻。
聯盟的成立僅是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起點,發展之路如何走得更遠,走得更好,我們拭目以待。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8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