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曲“東方紅”到“天宮”游太空,從國產航母下水到“蛟龍”深海探秘,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中國科技創新整體能力持續躍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中國科技創新正迎來歷史性跨越,神州大地回蕩著“第一動力”的時代交響。
40年只爭朝夕:中國科技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一條街折射40年變遷。
從中國電子“第一街”到世界創客“點子庫”,深圳華強北的全球最大硬件孵化器“HAX”使中國的硬件創新對接美國硅谷,助力全球上百個創業項目。
一個“村”濃縮歷史印記。
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全國第一個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中關村緊跟技術革命浪潮,目前已擁有300多家上市公司、2萬余家高新技術企業、一大批獨角獸企業。
1978到2018,40年彈指一揮。
空間科學、人工智能、四代核電、量子通信……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正挺進“無人區”。
一粒灰塵百萬分之一的重量是多少?中國科研團隊在山洞里的實驗室中,解析著牛頓萬有引力的奧秘。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和研究團隊近期有關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研究成果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自然》評價認為,這項實驗可謂“精確測量領域卓越工藝的典范”。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羅俊就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喻家山人防山洞里籌建引力實驗中心。由于常年在山洞,他甚至出現半邊臉的白癜風,幾乎每個月都要感冒發燒。但經過“30多年如一日”的堅持,他們的科研成果最終實現了對國際一流的趕超。
40年風雨兼程,中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2017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支出達1.76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升至57.5%;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升至第17位……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科技實力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我們現在有了若干大國重器,還要有更多大國精器。”戰略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說,“這就如同肌肉強壯了、骨骼壯大了,但心臟和腦子還要跟上。科研人員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只爭朝夕。”
你追我趕:科技創新動力永不停歇
一個國家的創新發展道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
當前,我國科技領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頂尖人才和團隊還比較缺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撰文指出:“我國擁有全球門類最齊全的產業體系和配套網絡,其中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許多產品仍處在價值鏈的中低端,部分關鍵技術環節仍然受制于人。”
如何評價我們創新走過的歷程?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認為,僅僅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會將科技的進步看成一路高歌;只與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相比,會把創新“卡脖子”面臨的問題視為滅頂之災。
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級創新平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科技創新的“第一動力”永不停歇。
制度優勢是根本保障——
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三部曲”,創新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增加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到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穩。
改革開放是強大引擎——
2017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75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能力,是未來我國科技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而這源自改革開放40年的積累。
人才集聚成關鍵支撐——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我國有9億多勞動力,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具有專業技能,每年大中專畢業生1300多萬人,這是我國最為重要的創新資源和發展優勢。“要我創新”變“我要創新”,越來越成為全民族的一種自覺。
廣闊市場成創新溫床——
全國高速鐵路里程已經占全球總里程60%以上;可再生能源的裝機量、發電量居世界第一;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保有量均占全世界50%以上;5G新型網絡架構等技術納入國際標準……科技不僅讓生活更美好,更主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邁過科技創新“關鍵坎”:奏響“第一動力”的時代交響
當前,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
——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華大學副校長、國際著名實驗物理學家薛其坤院士認為,想在科學原創上發現別人看不到、發現不了的東西,肯定你的眼睛要更亮,你使用的儀器工具分辨率、靈敏度要更高。
——增強科技創新供給。為破解科研成果大量“睡大覺”、成果轉化“兩頭難”,國家接連出臺鼓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現知識價值的政策,通過大力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能力支撐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
——完善科技體制改革。我國科技界“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問題正在逐步解決。砍掉不合理的繁文縟節和陳規舊章,樹立良好科研生態,中國正在加速建立服務于人的創造性活動的科研管理機制。
“我們在創新發展征程上匯聚起磅礴力量,邁過科技創新的‘關鍵坎’,定能夠書寫決勝未來的新奇跡。”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說。
改革開放40年,科技發展推動新跨越
2018-10-08 18:07來源:中國江蘇網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從1988年的9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7606億元,世界第二;科學引文索引論文從1988年的0.56萬篇增加到2016年的32.42萬篇,世界第二;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1988年的4780件增加到2017年的138.16萬件,世界第一。(10月6日《人民日報》)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40年來,我們櫛風沐雨,科技創新的跨越發展與巨大成就,不僅能從統計指標中直觀反映出來,更能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感受得到,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效率不斷提高、創新要素加快集聚等等,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高水平發展。
大國重器凸顯科技發展新飛躍。從40年前的粗放生產、設備落后,缺技術、缺人才,再到今天的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大國重器相繼問世。很難想象,中國科技的巨大變革竟會在短短的40年中實現,要知道,堪稱“世界奇跡”的英國工業革命的基本實現也用了大約70年的時間。當然,這些偉大成就僅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縮影,中國科技以最昂揚的姿態起步,并以世界震驚的勢頭加速,還將以令人望其項背的步頻邁向縱深,科技已然成為中國發展最大的依仗之一,也必將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更多的掀開世界科技史新篇章的里程碑式重器,必將如雨后春筍般誕生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
大國工匠積淀科技發展新底蘊。如果說大國重器代表了中國科技的新實力,那么人才積淀無疑是中國科技享譽世界的強大支撐。可以說,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更離不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大國工匠”,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立足基礎崗位,卻以平凡之軀創造出不平凡的偉業。比如,中國商飛高級技師胡雙錢,用一雙手打磨出“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國宣紙高級技師周東紅,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30年來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歷經40年的改革創新之路,中國科技的史冊永遠不會磨滅這群人的印記,因為他們,中國科學技術邁向更高臺階、中華民族的全球競爭力與日俱增。
創新成果鑄就科技發展新輝煌。科技成果輝煌、人才光輝熠熠,但都源自于一個核心要素,那就是創新。自1988年至今,以創新為立業之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1.52萬家增長到13.6萬家;以創新為發展之源的國家級高新區也從1家躍升到156家,創新的基礎、氛圍、實力不可同日而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科技進步貢獻率更是增加到57.7%,上升近5個百分點,國家創新能力從全球第二十位升至第十七位。當前,創新驅動戰略和創新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成果轉化、評價獎勵、產權保護等方面大膽改革,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氛圍更加濃厚。
改革開放40年,“第一生產力”助力我國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得到不斷地滿足和提升,創造出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永遠沒有完成時,過去的成就只會不斷激勵我們向更高水平的科技進步、創新發展邁進,沖破少數國家在創新改革、技術開放上的封鎖與阻礙。我們唯有萬眾一心,堅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動搖,勇于攻堅克難、善于尋求突破,才能真正在重大關鍵領域、重要“卡脖子”難題上匯聚更多智慧、更強力量,讓中華民族逐步走向世界科技殿堂正中央,創造出無愧于國人、有益于世界的更大貢獻。(儲旭東)
摘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