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隨著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上海正式進入“AI時間”。兩天來,來自國內外AI領域的與會代表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主題分享各自的見解,匯集成AI浪潮中的“全球智慧”,攜手叩開人工智能的大門。
一名工作人員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演示與機器人打乒乓球。新華社發
人工智能沒有邊界
在人工智能概念誕生60余年后,新一代人工智能早已超越了當初天馬行空的幻想,正在深刻改變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甚至改寫人類文明。
“當我看到人工智能的時候,我看見的是美好的未來。”圖靈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羅杰·瑞迪說,人工智能技術給處于社會“金字塔”底層的30億人賦能。比如,語音互動的個人助手系統,能幫助世界上很多沒有讀寫能力的文盲、半文盲更好地與外界溝通。他預測,在未來5到10年內,人工智能技術將打造出“守護天使”,替人類完成現今無法完成的任務。比如,及早發現可能影響人類安全的突發事件,并發出警告。到2020年,“守護天使”能完成超過80%的人類活動,最終,效率會提高10倍。“人工智能不會征服世界,人工智能可以供每個人使用。”
上海交大學生在展示為視障人士研發的具有導盲功能的眼鏡控制系統。新華社發
“并不存在AI這個行業,只有‘AI+’這個行業。AI需要與傳統產業合作,這種關系是結合、賦能,而絕不是顛覆。AI的價值是幫助傳統產業提高生產效率,解放生產力。”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提出“大愛(AI)無疆”概念。在他看來,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沒有明確的邊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實現賦能各大不同行業。
湯曉鷗坦言,我們需要全面了解不同的傳統行業,和各個企業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只有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才能和對手談判、合作。除了賦能百業,湯曉鷗還指出了“無疆”的另一層含義: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全世界的智慧,全球企業、機構應該加強合作,打通AI學術研究的國界。
“機器會比人類更加聰明,但機器不可能有價值觀、有情感。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智慧,而是人類自身的智慧停止增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啟發在于,未來的制造將邁入新制造時代,那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完美結合的時代。未來的制造業都是服務業,大部分將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背后的體驗和服務卻是不能被取代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組長潘云鶴指出,當前人工智能走向2.0時代,大數據智能、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協同智能、自主系統智能等五大領域將迎來全新發展。“以往的人工智能將機器人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可機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而不是外形是否像人。與其制造模擬人的機器人,不如為機械進行智能化升級。”潘云鶴認為,人工智能要發展的是自主智能系統,不是模擬人的行為,而是模擬人的智力。
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
人工智能是一個新技術、新事物,但也應當是一種基本場景,甚至是一種思維方式。在這個關乎全人類的時代命題中,各方都在搶占人工智能的制高點。
“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所引領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輪的產業革命,而中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具創新活力的市場。”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說,面對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發展機遇,上海發揮自身優勢,制定了明確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創造了理想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可謂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創新的賦能者。
合作共贏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主題。大會上,20個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項目簽約落戶上海,均是多方合作項目。如徐匯區政府、微軟公司和儀電集團合作簽署“微軟上海研究院暨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長寧區政府和科大訊飛聯合成立“科大訊飛(上海)人工智能及腦科學研究院”,楊浦區政府和百度公司合作簽署“百度(上海)創新中心”等,這些簽約項目遵循上海市AI“人字形”產業規劃布局,涉及10個區,覆蓋全市60%以上區域。
“上海市政府全力推進智能上海行動,為各方創造了巨大合作空間。人工智能是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不能拒絕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在人工智能領域即便有競爭,也應該通過“你追我趕”的互相激勵、協同創新,共同把人類的認知極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強”,最終的目的是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
獨行快,眾行遠。科大訊飛創始人、董事長劉慶峰也表示,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非常重要,既要技術合作,也要法律、倫理等層面的合作。
“隨著近幾年AI技術爆發式的進步,算法、算力和數據之間的良性循環,對產業升級和經濟變革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并將在未來幾十年中為產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還是如何在現在這個時代趨勢下,率先擁抱AI,盡快使自身AI化,贏在起跑線上,為未來提供發展的動力。
校企聯盟培養高端人才
人工智能時代,高端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在本次大會上,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倡議的“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成立,將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領域攜手合作,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影響巨大,而且這一次產業革命可能要有很長的周期,不斷滲透到社會各方面,使得社會處于扁平狀態。”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提出,大學的優勢在于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建議大學要主動融入社會,開門辦學。要主動和企業合作,開展校企聯合實驗室,并讓學生參與其中。
對此,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深有感觸,他們和微軟等企業合作,建設了重點實驗室,研發了一些人工智能技術。“要把在企業工作的人才引進來做客座教授,刺激學生思維,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習平臺。”段崇智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林杉也表示,每年合作企業向學校提供幾十個項目實習機會,實現了產學研的無縫對接。
作為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重鎮,多所高校謀劃和布局了人工智能學科建設。“人工智能成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驅動力,第五次產業革命的‘種子’又會在哪里,這是需要大學關注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表示,以高校學術聯盟的形式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當下與未來,具有重要的戰略眼光與現實意義。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認為,人工智能的推進不僅涉及科技,也關系到倫理、人文等社會科學,學校正在布局人工智能多學科教育。學校提出“以類腦智能引領人工智能”,將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相關合作。
“對大學來說,要針對人工智能的兩個問題提前布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認為,第一是降低能耗,第二是計算能力,量子力學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中科大正在構建國家實驗室,希望從量子計算著手為人工智能做好未來硬件的準備。
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印杰建議,未來哪些崗位會被替代,哪些不會被替代,這在培養人才時必須考慮進去。此外,人們的感情溝通是難以被機器替代的,加強道德和倫理教育至關重要。
“我們會進行競爭,但不會關上大門,不會閉門造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校長埃里克·格里姆森建議,在大學之間以及大學與企業之間交換學生,不同的大學可以共享數據,創造開源的互惠性平臺,把一個開源的算法放在一個公共的地方,就能創造出更多的算法,從而實現多方共享共贏。
(光明日報上海9月18日電)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9日 12版)返回光明網首頁
AI+教育,一個需要關注的德育場
2018-09-19 03:4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竹林(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學院副院長)
人工智能正全面賦能各行各業,教育領域和教育人更應以時不我待的態度迎“風”而去,讓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落地生根。AI+教育,是教育領域又一個需要關注的“德育場”。
首先,我們要深刻理解這場新技術變革盛宴的能量所在,自覺學習和傳播新技術新思想,將其轉化為學校德育思想高地的重要內容。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正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對于促進人和社會發展基礎性、先導性的教育領域,德育工作的本質就是一項賦能的工作,是將深厚的文化傳統和時代的思想精華傳遞給受教育者,這種賦能是在引領人的價值導向和精神追求。盡管一個是技術領域,致力于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一個是精神領域,專注對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引導,但兩者本質是相通的。這就需要教育人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主動學習,自覺掌握和運用AI理念和方法。同時,深入了解青少年群體對AI的敏感和掌握程度,找到共同語言,建立有效的德育話語體系,這是做好新時代學校德育的前提和基礎。
其次,從教育教學范式和流程鍛造上早著手準備,厚植學校德育內容。任何一種新思維新技術都要影響甚至主導教育教學思想的變革。隨著AI的普及應用,對于學校教育而言,教的工具、學的工具、課的結構等一定會發生變革。我們要深度思考,AI+教育如何影響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如何重構我們的教學方式?這些教育教學要素的變革,帶來的是參與的主體“人”的變革。我們要從教學思想和學習思想進行主動變革,教育和引導學生不僅掌握“關于世界的知識”,更要真正掌握“進入世界的知識”。
最后,因地制宜讓“AI+教育”資源變為德育資源,實現學校德育途徑和方式的變革運用。要讓學生不光了解AI,還要知道人類的科技發展歷程,了解中國科技的發展軌跡,也要清醒地看到當下中國科技發展與世界科技發達國家的差距,在自信中激發動力。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會址——上海徐匯濱江西岸地區本身就有深刻的歷史人文教育意義。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阿蘭·圖靈向全人類首次公開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巧合的是,同一年上海飛機制造廠在徐匯西岸成立。該廠誕生了新中國首架水上飛機“飛龍一號”。如今,徐匯西岸吸引了眾多互聯網巨頭企業入駐,正在布局和打造AI+交通、AI+教育、AI+健康等多領域應用。
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豐富和高尚,是具體的、鮮活的。樹立科學“三觀”、健全人格養成,是技術本身無法完成的,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責任使命所在,也是學校德育的立身之本。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9日 12版)返回光明網首頁
人工智能安全:挑戰與機遇
2018-09-19 0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環球科技】
作者:魯傳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
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飛速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在重塑人類安全的未來。作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題為“人工智能安全:挑戰與機遇”的安全高端對話9月18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此次對話活動由上海賽博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聯合承辦,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等協辦。
對話圍繞倫理問題、國家安全、網絡安全三大主題展開,研判人工智能時代的安全挑戰,探索人工智能安全發展的創新之道,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健康發展,確保人工智能發展造福人類未來。
本版邀請參與對話的兩位嘉賓撰文,為讀者深度解讀人工智能與人類自身發展的現實與未來。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一、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
軍事歷來是推動技術變革的主要力量之一,特別是在一些戰略性領域,新技術與軍事變革之間的互動,不僅推動了技術的發展,也影響了軍事變革。算法上的突破、數據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計算能力的增長為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從現有的技術條件來看,人工智能至少可以在機器人、戰場環境的分析和目標識別、后勤組織計劃、情報分析、信息管理、信息行動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或改變原有對軍事的認知。
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減少軍人的傷亡程度、增強指揮決策、控制戰爭的殺傷范圍方面改變未來的戰爭形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第一,當越來越多的無人駕駛飛機、坦克、汽車,以及自主決策武器開始走向戰場,軍人直接暴露在戰場殺傷環境將會減少,軍人的傷亡率較傳統的戰爭也會下降。這會使得跟傳統軍人形象迥異,一群戴著眼鏡,像在網吧中玩著網絡游戲的新的職業軍人和軍事單元出現在戰斗序列中。
第二,人工智能在輔助戰場決策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制定軍事計劃、后勤組織保障、戰場環境實時信息獲取、分析、目標的圖像識別等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戰場的指揮決策能力。
第三,人工智能時代戰爭將更多是特種戰爭,而非全方位的戰爭。人工智能在網絡戰、信息戰,以及類似的“斬首行動”“定點清除”等特種作戰領域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這從很大程度上而言這也會改變戰場的形態,人工智能領域的特種作戰將會先與大規模沖突的爆發,改變人們傳統上認為,戰爭就是工業化時代的大規模飛機、坦克、軍艦等武器之間直接對抗的印象。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鑒于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重要作用,各國的軍隊和政府都高度重視從國防角度來看待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和使用人工智能武器,制定人工智能國防領域的發展戰略。
2016年2月,時任美國情報總監詹姆斯·克萊伯在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認為,人工智能系統的欺騙性和破壞性難以預測和理解,將會對國家安全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帶來巨大風險。特朗普政府開始加大對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的制定和資源的投入,美國國防部門的國防創新咨詢委員會和國防科學委員會不遺余力地推動美國軍方向人工智能轉型,并且成立了國防部聯合人工智能中心;近期,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作為美軍重要的技術創新部門宣布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增加20億美元,用以布局下一代人工智能。
俄羅斯也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的發展。俄羅斯國防力量積極的開發人工智能武器,包括超級坦克、無人蜂群、無人導航水下航行器等,根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已經開始在敘利亞戰場中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武器系統。在美俄之外,包括中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
二、安全領域挑戰不容小覷
人工智能擁有巨大潛能,但事情往往具有兩面性,為了獲取戰略競爭優勢,各國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的競爭,也帶來了安全方面的風險——包括為了獲取競爭優勢而忽視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人工智能技術擴散,以及過度強調人工智能的國家安全屬性對正常的技術發展和商業所帶來的威脅挑戰。
首先,致命性自主武器的倫理問題。致命性系統是一種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造成傷害或死亡的系統。現有系統如裝備了武器的無人機,就在某種程度上將自動化與致命性結合起來,但是這一系統需要人類的參與。完全自主的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還需要能夠識別和選擇目標,確定擬對目標施加的武力級別,并在特定范圍的時間和空間內對目標實施規定的武力。半自主、全自主系統包括殺傷人員地雷、反艦雷達、各種精確制導導彈、魚雷、巡航導彈、反衛星武器、空中和海上無人機、無人機群以及網絡蠕蟲。從不含情報的地雷到精確制導導彈以及依據地形的巡航導彈,這些系統中的情報數量差異巨大。
國際社會存在著很大的反對發展致命性自主武器的聲音。如此眾多的自主武器帶來的問題是機器是否有權力去自主決定殺傷目標,以及由于算法黑箱或者自主武器失控而導致的誤殺和誤傷成為致命性自主武器發展必須要面臨的倫理問題。雖然戰爭和傷亡是需要極力去避免的,但是由機器來決定傷亡則更加難以接受。不僅如此,人工智能的應用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戰爭的門檻,這會鼓勵減少自我約束,采取進攻性的行動來達到相應的目的,但同時也會對國際安全形成新的不穩定因素。
其次,作為人工智能發展核心的算法和數據都存在著潛在的安全問題,這會導致人工智能決策的風險。從編程的角度來看,任何的代碼都是由人編寫,因此無法確保程序完全安全、可靠、可控、可信。從數據角度來看,人工智能依賴大數據,同時數據的質量也會影響算法的判斷。軍事數據質量獲取、加工、存儲和使用等環節都存在著一定的數據質量和安全風險,從而增加了軍事領域使用人工智能的安全風險。
再次,人工智能技術擴散給全球安全帶來的威脅。伴隨著人工智能武器的開發,國際社會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反擴散問題,恐怖主義組織以及不負責任的國家獲取人工智能武器,并威脅國際安全和平。人工智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一種程序和軟件,因此,它面臨的擴散風險要遠遠大于常規武器。類似于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網絡武器庫被黑客攻擊,并且在暗網交易,最后被黑客開發為勒索病毒的案例,也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武器領域重現。
最后,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會對技術邏輯和商業邏輯產生破壞。人工智能具有軍民兩用性質,其發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經濟,增加社會福利。過度的強調軍事用途會對人工智能的全球研發體系和產業鏈造成嚴重威脅。近期,美國政府對《外國投資審查法案》進行修訂,其中重點就是要阻止其他國家對美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并購。法國政府也采取了相應做法提高外國企業對法國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的并購門檻。再加上,出口管制和人才交流限制。人工智能技術尚未發展成熟,各種鴻溝已經在各國之間開始構筑,會嚴重影響正常的技術研發,并且破壞全球化的商業邏輯。
三、治理機制構建刻不容緩
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國家戰略,相應的治理工作應當在現有的國際安全架構開展。今年9月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常規武器公約的討論中,各方并未就制定禁止人工智能驅動的致命性完全自主武器的條約達成共識。全球約有共26個國家支持全面禁止人工智能武器,而絕大多數國家還在觀望。在規則不確定和大國戰略競爭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發展面臨的風險和威脅在不斷增加。加強人工智能的國際治理工作,降低軍備競賽風險則是當務之急。
經過2014年和2015年的兩次非正式會議后,在2016年12月16日關于特定常規武器公約的聯合國會議上成立了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LAWS)政府專家組(GGE)。該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致命性自主武器領域的新興技術,評估其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影響,并為其國際治理提出建議。
人工智能引發的安全問題是專家組的一大重要分歧,技術強國與弱國之間存在截然不同的觀點。技術弱國認為應當完全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的開發使用,技術大國則持相反意見,認為開發致命性自主武器可以降低人員損傷,有利于打擊恐怖主義和維護國家安全,并且很多系統已經在戰場上進入實戰。
軍事是推動技術進步的重要因素,互聯網就是由美國軍方所發明,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背后也有軍事因素的強力推動。但是,人工智能的科技競賽也非技術之福,特別是致命性自主武器的擴散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從聯合國層面制定相應的規范,并且促成大國之間在發展致命性自主武器上達成一定的軍控條約是當務之急。
聯合國政府專家組應制定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統和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是制定相應的國際法,在國際法不明確的情況下,各國應克制在軍事領域使用人工智能武器。聯合國政府專家組也應考慮對國際法此前未曾預見的情況追加法律限制,并以道德或倫理為由盡量減少對人和平民的傷害。更進一步的目標包括管理以下情況的操作風險,包括降低使用武力門檻、意外導致不應有的傷害、造成意外的升級螺旋式增長以及產生軍備競賽和擴散。
當然,從聯合國角度來達成一項談判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鑒于越來越多的風險,大國之間應當及早就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應用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開展對話,及早啟動相應的軍控進程。短期內促成技術強國在謀求戰略優勢和國際安全體系穩定之間的妥協。
各國政府在制定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戰略時,還應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治理工作。比如,無論是半自主和全自主的武器系統的設計,應允許指揮官和作戰人員在使用武力方面作出適當的人為判斷。為保證這一要求的實現,需要嚴格的設計、對設計的測試和評估、操作驗證和測試,解決系統錯誤和故障的安全工程以及避免人為錯誤的認知工程。
在決定是否使用人工智能武器時,應當制定明確的規范和流程,避免造成不可預測的后果。同時,還應當加強對人工智能武器的安全性,避免安全泄露,或者是隨意轉讓相關技術。無論是無意或者有意地擴散都會增加軍備競賽的風險,威脅國際安全體系。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9日 14版)
人工智能將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魔法師
2018-09-19 03:4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工智能將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魔法師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分論壇側記
光明日報記者 嚴圣禾 周仕興 曹繼軍 顏維琦
人工智能,這一概念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廣泛的外延,不僅涉及眾多科學門類,還與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領域密切相關。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除了主論壇,還有約30個主題論壇在浦江兩岸同步舉行。中外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深入交流、凝聚共識,共同為大會貢獻豐碩的成果。
腦科學和人工智能執手共進
“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的出現,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為人工智能帶來了新的希望,所以我們需要盡可能了解大腦的工作機制。由計算機所構筑的神經網絡和由大腦所構筑的神經網絡其實是很不一樣的,但人類對于神經網絡的一些細節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而大腦科學能夠提供這樣一些信息……”英國皇家學會會士、英國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感知學習中心主任科林·布萊克莫爾,18日在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能主題論壇上如是說。這位皇家會士上一次訪問復旦大學是1974年,40多年后,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重返復旦,他對這所中國知名大學發生的巨大變化感慨不已。
腦科學和人工智能是當今國際科技前沿熱點,結合神經生物學原理發展的腦啟發智能算法應用迅速崛起,催生了新一代類腦人工智能系統,為疾病診斷、智能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成為全球產業發展和升級的新的爆發點和增長點。
當天,復旦大學這個分論壇可謂群星璀璨,除了科林·布萊克莫爾,還有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邁克爾·萊維特,英偉達集團首席科學家及高級副總裁、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比爾·戴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主任蒲慕明,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陸永青,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金亞秋等一大批全球頂尖的學者專家共同為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把脈問診、獻計獻策。
人工智能如何參與城市管理
上海靜安區正在致力打造上海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重要功能樞紐區和產業發展集聚區。自上海數據交易中心落戶靜安、上海大數據產業基地揭牌兩年以來,靜安區的大數據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大數據在該區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對大數據的充分應用,恰逢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舉辦,靜安區今年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大數據論壇也成了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一部分。聯合國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官員、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從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學界專家、國內外大數據行業龍頭企業技術專家、知名創投機構代表、大數據行業相關企業等共1000余名嘉賓圍繞“大數據和城市智能”進行深度交流,商討如何運用數據驅動的力量,推動城市智能化發展及精細化管理不斷深化,推動未來靜安區城市功能和品質不斷優化和提升,為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作出貢獻。
此外,在該分會場的“城市智能創新項目分享會”上,來自政府、大數據企業、科研院校、產業聯盟的眾多嘉賓先后就“大數據與上海購物”“打破AI幻覺,深度應用實現價值”“數據跨境傳輸的企業合規挑戰”“健康醫療數據保護與流通案例分享”“大數據態勢及企業大腦實踐”“基于AI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分享”“海量精準大數據是AI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礎”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政策解讀、技術探討和案例分享,讓聽眾對大數據在城市管理和規劃中的應用和實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各行各業
除了高校和政府機構,國內外人工智能的領軍企業也是眾多分論壇的承辦方。記者18日上午在科大訊飛承辦的“人機交互·萬物互聯”AI+行業賦能發展論壇上聆聽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未來教育中心主任蔣里等十余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如何為行業發展助力賦能展開的熱烈討論。
語音是未來人機交互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介紹,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近20年的研究與積累,立志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目前,科大訊飛正在用先進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醫療、政法等各個行業,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迎接人機交互、萬物互聯的時代。
零售應用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領域,京東集團副總裁、AI負責人周伯文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人工智能重塑零售服務》的發言。他介紹,京東的理念是服務等于內容加交互,正持續在倉儲、物流等場景布局人工智能,致力于用技術驅動公司成長,助力服務行業升級,完成從“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轉型。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會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世界也將因人工智能而更美好。人工智能將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魔法師,AI賦能,讓一切皆有可能。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