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物聯網設備生態系統,并支持動態單一配置模型
北京2018年10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英特爾公司軟件和服務事業部副總裁兼物聯網安全總經理Lorie Wigle發表了一篇題為《英特爾與ARM共建物聯網愿景,安全實現“萬物聯云”》的文章,全文如下:
物聯網正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部署過渡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據行業分析師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部署1萬億臺物聯網設備。這一充滿雄心壯志的預測主要源于數字驅動的物聯網計劃(如邊緣計算、人工智能、預防性維修和自制系統)能夠帶來難以置信的商業收益。收集到的數據越多,數據的價值就會越高。然而,除非業界能夠合作開發出更加開放和可擴展的方法,將設備及其數據安全地配置到云端,否則這一設想可能無法實現。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英特爾正在與Arm公司*合作,提供能夠將英特爾和Arm公司的物聯網設備安全接入任何應用程序或云框架的解決方案。
本文作者:英特爾公司軟件和服務事業部副總裁兼物聯網安全總經理Lorie Wigle
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物聯網設備傳統的手動配置入網流程,該流程存在多項挑戰。每臺設備的配置一般需要20多分鐘,而且需要技術安裝人員、IT網絡/安全運營和運營技術團隊多方協調。設備標識和網絡訪問憑證要么是在制造時費力地預加載到設備中,要么是使用不安全的人工流程在標準映像模式下進行現場配置。而且,在針對特定云端的配置方法中,采用缺乏一致性的硬盤保護型設備標識模型的情況正在激增,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安全隱患。想要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將物聯網設備擴展到1萬億臺,這一流程必須更快速、更安全、更靈活。
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去年10月份發布的英特爾Secure Device Onboard是首個支持“晚綁定”配置方法的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在現場啟動設備后的數秒之內在動態的情況下找到他們需要配置的目標云平臺。與Arm公司的合作,旨在將這一能力從英特爾設備擴大到同時適用于Arm設備,因為用戶通常會選擇在兩種設備上共同部署。兩大生態系統的這種戰略性協作旨在為行業提供一種更加靈活的配置方法,使設備能夠在本地進行配置。
因此,客戶能夠選擇他們想要的配置入網記錄系統,而不再是只能選擇某個云服務商的配置方法或單一設備架構。在購買設備用于接入任何云生態系統之前,設備本身已經具備了靈活性。由于設備更加多樣化,成本更低、部署更加快速,設備管理系統(如Pelion*)、云端/本地部署的物聯網平臺以及聯網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均能夠從中受益。設備供應商可以將制造簡化為單個庫存量單位(SKU),在現場而不是在工廠來配置針對特定客戶的憑證,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并縮短上市時間。
“英特爾和Arm公司正在簡化物聯網制造和安全部署工作流程方面遇到的最復雜和最具挑戰的障礙。這將使得客戶可以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因為他們將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同時部署基于英特爾和Arm的設備,并且減少信息技術和運營技術方面的摩擦,同時在進入部署階段之前保留選擇數據和云合作伙伴的靈活性。” ABI Research總監Michela Menting說道。
英特爾與Arm的合作,讓我們能夠推動“萬物聯云”這一共同愿景的實現,使其應用范圍擴大到多個設備架構中。隨著我們進入物聯網的加速發展階段,我們將繼續與技術供應商協作,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的保護。我謹代表全體英特爾團隊成員,對行業合作伙伴和客戶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感謝!
關于英特爾
英特爾致力于拓展科技疆界,讓最佳精彩體驗成為可能。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英特爾中國新聞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網站intel.cn。
英特爾和Intel標識是英特爾公司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商標。
*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稱及商標屬于各自所有者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