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提出了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的目標:“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就要匯聚攻堅之力、塑才之力、策源之力和融通之力。
向世界主要科學中心攀登需要不斷匯聚各種資源進行攻堅,其中,對基礎研究進行資助是必不可少的。據統計,我國的R&D(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總額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美國的80%。但是,我國基礎研究支出只占R&D經費支出總額的5.2%,遠小于美國的17%。基礎研究不夠是我國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的突出瓶頸,需要進行攻堅。基礎研究周期較長,屬于長程效益事業。這就要求我們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當前,對基礎研究的管理是應該“粗粒度、長周期”還是“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是需要認真研究的政策問題。具體來看,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政策,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的自主權。此外,目前在有關基礎研究的資源配置中,重大項目與自由探索兩頭大,而作為連接的重點項目數量不足。這種狀況容易導致集群式基礎研究力量不足,使自主創新鏈出現“中梗阻”。這就要求我們對相關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攻堅合力。
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意味著我國的科研事業將具有塑造世界級科學人才的能力。當前,隨著我國基礎研究的蓬勃發展和大批海外人才回歸,人才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比如,人才項目和人才稱號為了規避擴容貶值,通過率下降;人才稱號出現待遇化、物質化;人才計劃出現泛化和科層化;等等。對此,我們要科學分析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應按照科技界的接受度來簡并各類人才計劃,厘清人才項目與人才稱號的區別。還要注意的是,隨著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階梯不斷上升,創新鏈不斷加長。個別全才可以從事整個創新鏈的活動,但多數研究者只能承擔創新鏈的一部分工作。因此,創新鏈的貫通往往需要通過一批研究者的接力合作來完成。我們不能要求每個研究者都貫通整個創新鏈,也不能要求每位主研人員都具有全鏈條把握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頂層設計時按照全鏈條布局項目、根據接力段設置項目,更好發揮各種人才的作用。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的一項關鍵能力就是科技發展的策源之力。提升策源之力,要求科研管理部門有策源的膽略和智慧,既要防止亦步亦趨、崇洋媚外,也要防止盲目自信、夜郎自大,避免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提升策源之力,要求我們準確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善于審時度勢進行策源布局。同時,要在學術界推動形成獨樹一幟、兼容并包的學風,不斷增強我國基礎研究在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影響力。
作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學術成果的輻射要有融通之力。融通的障礙主要在于評價體系,而學術評價往往是評數量易、評質量難。提升融通之力并非易事,當前仍有一些“硬骨頭”要啃。比如,從數量評價轉到質量評價缺乏讓非同行便于理解的度量指標;交叉學科評審遭遇學科壁壘、同行稀缺、公正性模糊的問題;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各個研究單位的特點改進評價體系核心指標,實現從評數量到評質量的轉變。為此,可以逐步提升質量指標,實行代表作制度,在綜合性評審中引入同行認可度等指標。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浙江大學教授)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