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二屆中國工業物聯網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江蘇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韓允在大會重磅發布《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白皮書》并進行解讀。
據了解,《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白皮書》共分為5個部分,分別從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智能傳感器產業內涵、中國智能傳感器的發展概況、中國智能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問題、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建議全面解讀中國傳感器的發展態勢。
韓允表示,如今信息產業正處于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時代跨越,在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創新與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顯現,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將從依靠人口紅利的規模性增長轉向存量經營,在創新技術模式的不斷推動下,用戶的小眾需求將得到挖掘及滿足,將會成為未來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的增長點。
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也正蓬勃興起,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17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超過10000億元。
韓允表示,物聯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層面技術及產業創新的重點方向,推進物聯網產業化、規?;l展的技術環境已經基本具備,然而為了保障物聯網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尤其是在技術標準規范、自主知識產權、信息安全等方面相關政策成為加快推進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技術最底層和最前沿的技術之一,正在成為感知層代表的行業熱點,韓允指出,我國自主傳感器核心技術不足,高端芯片以進口為主,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目前,汽車、通信、工業正成為三大傳感器應用場景。
以工業4.0為例,傳感器是工業4.0時代的重要角色,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采用傳感器采集數據,進一步去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數據分析提升設備效率,預測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減少停機損失,讓工廠更貼近市場需求。
韓允表示,以MEMS為代表的智能傳感器正成為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在物聯網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應大力發展MEMS傳感器。
據了解,MEMS即微機電系統,是集微傳感器、微執行器、微機械結構、微電源微能源、信號處理和控制電力、高性能電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等于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是一個獨立的智能系統,可大批量生產,其系統尺寸在幾毫米乃至更小,其內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
數據顯示,由于物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全球MEMS傳感器產品需求今年增勢迅猛,2017年全球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為437.6億元,并且以超過15%的增長率增長,2020年預計達到721億元。
韓允指出,我國MEMS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且面臨發展瓶頸。
韓允表示,從設計研發來看,國內MEMS重點設計企業相對分散,產品技術不夠成熟,市場認可度不高;從生產制造來看,國內MEMS生產線主要分成中試線、代工、IDM三種,相互之間差異較大;從封測測試來看,國內MEMS封裝技術起步較早,封裝環節相對完善,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從系統應用來看,國內MEMS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機、汽車電子、智能工業等領域。
在MEMS發展面臨何種瓶頸問題上,韓允指出,目前中國企業多數還在從事單個器件的開發及產業化工作,產品技術開發能力有待于進一步積累及提升,我國的MEMS設計環節迫切需要企業的自主創新產品來推動產業的發展。
此外,在批量自動化封裝及測試能力方面,我國目前沒有建立起針對MEMS批量封裝和測試能力,缺乏通用的測試平臺。
對此,韓允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緊抓中國物聯網市場,精準規劃產品定位,開拓進軍國際市場渠道。
二是加快技術產業化進程,全力推進重點產品,借助優勢領域實現產業突破。
韓允表示,以核心應用為基礎,應注重應用的多元化,這需要MEMS廠商囊括高中低端的產品策略;同時為滿足開發便利、靈活性以及升級的需求,需要在一個平臺上建立覆蓋全面的產品體系。
三是依靠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產業生態體系,突破技術及產業壁壘。
韓允表示,企業要加強MEMS產品產業鏈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建立穩定的供銷體系,應按照產品市場份額的增加,分階段投入MEMS制造生產線,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來源:工業互聯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