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兩項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是國內第一個公開發布的鼓勵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專項政策文件。
“此次發布的這兩項政策的側重點不同,《若干措施》主要解決當前企業急需解決的難題,解決民營企業資本流動性問題;而《指導意見》則側重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支持企業加強原始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但其目的都是為了給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中關村本著普惠性、市場化、有效性原則,為各方建渠道、做對接、搭平臺,希望將中央釋放的紅利盡快傳遞到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中去。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王汝芳介紹,《若干措施》重點解決民營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10條舉措:一是支持金融機構加大科技型企業信貸投放力度,二是支持科技型企業開展債券和商票融資,三是增強科技型企業融資擔保服務能力,四是推進科技型企業外債融資便利化,五是引導天使創投聚焦投資科技型企業,六是支持科技型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七是支持發起設立政策性救助基金,八是促進科技金融機構管理創新,九是優化科技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十是建立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工作機制。
在科技信貸方面,2019年中關村管委會計劃給予科技型企業貼息支持1億元以上,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100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0%;在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風險補貼方面,2019年計劃給予投資機構風險補貼6500萬元,預計帶動10億元以上社會資本投向中關村初創的硬科技企業;在引導基金方面,2019年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成果轉化階段計劃投入15億元,聯合投資機構、領軍企業、高校院所、創新型孵化器等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子基金,預計帶動社會資本150億元以上。
“《指導意見》圍繞原始創新、前沿引領形成一攬子支持措施,充分體現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最終創新成果依靠市場選擇、認可和檢驗,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和產業界參與,為示范區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關村管委會副巡視員劉航介紹,《指導意見》有四大創新點:一是建立廣泛的項目征集渠道,二是探索非共識性項目評審方式,三是實施分階段逐步加大力度的支持方式,四是建立基于項目專員制的新監管機制。
《指導意見》對顛覆性技術的支持方式共有八項,包含資金支持、產業對接、市場對接、市場投融資服務、宣傳服務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為顛覆性技術創新進行支持服務。針對顛覆性技術周期長、風險大、短期效果不明顯等特點,采取小額起步、逐步加碼的支持方式,對于在實施過程中取得重大突破、進入成果轉化或產業化階段的項目,可按照政策每年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資金支持,累計支持金額最高1億元。從第二年或第三年起引入科創基金或風險投資參與投資,形成政府與社會資金共同支持機制。顛覆性技術項目征集工作擬于2019年年初正式啟動,屆時將在中關村示范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征集通知。在中關村擔保公司董事長段宏偉看來,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的《若干措施》里10項措施具有鮮明的特色:一是覆蓋面非常寬,尤其在支持民營企業融資政策這方面;二是進一步強調、完善了金融基礎設施,尤其是在多層次市場方面。
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行長徐中興認為,新發布的兩項政策體現了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廣”,體現在政策發布所覆蓋的企業面非常廣,從初創企業到瞪羚企業,包括顛覆性技術前期正在轉化階段的企業,也包括上市公司;二是“多”,既包括信貸、票據業務,也包括債券、股權投資、基金業務;三是“實”,民營科技企業融資難,這兩項政策起到了“及時雨”的作用;四是“新”,10項措施中提到給一些企業首貸和研發貸,關注點新且是創新企業發展中的難點。
在靈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看來,《指導意見》反映了中關村作為全球創新高地對于顛覆性創新敏銳的把控,問題看得準,措施很得力。未來,他們將充分利用《指導意見》創造的大好環境,去做顛覆式創新。
“中關村有非常好的創新條件和基礎,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翟立新表示,改革無止境,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做改革的示范、創新的引領,為北京全國科創中心建設做好支撐,為廣大民營科技型企業在中關村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