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也是創新成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用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當前經濟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所在。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方面,科技創新對推動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不斷涌現,特別是基于新技術產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蓬勃發展,信息經濟、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發展實踐表明,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效果明顯增強。進一步發揮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大的驅動作用??茖W技術能夠直接對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產生影響,推動產業發生變革。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實現產業的跨越式升級。
近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內需求結構和消費結構快速升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供給的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就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此,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使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第一,培厚科技創新土壤,提高科技創新整體實力??萍紕撔掠凶陨戆l展的規律,尊重和利用其自身規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一是要重視源頭創新,增加源頭供給。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國源頭創新的主體,只有充分賦予其更大的科研自主權,調動科研人員的創造力,才能更好地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源頭作用。圍繞加速推進產學研一體化,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按照市場機制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創新平臺開展目標導向式創新。二是要不斷完善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保障全社會R&D經費的投入,搭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共享平臺,建設具備原始研究能力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在強化原始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的過程中,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創新格局,為高質量發展培育原生動力。
第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科技創新有賴于制度創新和服務創新,要在配套機制的不斷完善中充分釋放科技創新的活力。一是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既要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束縛,堅持市場導向組織開展研究與創新,還要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懲戒科研失信行為,建設誠實守信的科技創新軟環境。二是要完善科技投融資體制,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科技創新領域。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中發揮金融資本的作用,支持原創性重大科技創新,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創新活動,促進科技創新與創業投資有機結合。探索投貸聯動的融資新機制,加快發展科技保險和創業擔保,鼓勵企業大膽開展科技創新。
第三,把握科技創新方向,加強科技創新成果供給。科技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資源,在關鍵技術方面加強科研和研究成果轉化就能增強科技創新的推動力。一是要聚焦重點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科技攻關。順應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瞄準智能制造方向,加快中低技術水平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二是要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增加科技創新技術供給。經濟發展對科技創新成果需求巨大,應大力推動已有的科技含量高、經濟價值潛力大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和新工藝等創新成果盡快實現轉化應用。企業是實現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主體,應當以市場為導向鼓勵企業承擔產業化項目,實現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直接對接,在市場環境中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
第四,吸引科技創新人才,開發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鍛造一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就是涵養科技創新的生命力。一是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二是要充分為科技人員松綁助力,發揮人在科技創新中的創造力。在科研項目管理、科研經費使用上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進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激發科研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