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控制,車里的方向盤可自動左右旋轉。眼看前方有行人通過,車子“自覺”地停了下來……在日前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的2018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21支車隊輪番上陣,表演了一出別開生面的“速度與激情”。
近年來,我國智能車發展勢頭迅猛,產業規模與市場不斷擴大。在礦山、物流基地、碼頭等簡易固定路線場景中,智能車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
“自然科學基金委‘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劃極大推動了中國無人駕駛車輛研究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認為,若想讓智能車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還有挑戰要克服。為此,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了智能車未來挑戰賽,以檢驗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應用程度。
智能車未來挑戰賽舉辦已有十個年頭,本屆賽事包括真實綜合道路環境測試與復雜環境認知水平能力離線測試兩部分,著重考察無人駕駛車輛的交通場景識別能力以及不同道路環境的適應性和行駛機動性等4S性能。
其中,真實綜合道路環境測試在江蘇常熟“中國智能車綜合技術研究與測試中心”附近的高架橋與城鄉道路上進行。就像人們進行駕駛考試一樣,參賽車輛需自動識別出交通標志并避開故障車輛、錐形標障礙物等,完成指定路線行駛。
然而,這場智能車的“駕照考核”并非一帆風順,在某些路段,部分車輛不得不通過人工進行干預。來自武漢大學的一位參賽者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由于改裝技術問題,其車輛無法控制倒擋,導致在U-turn路段自主拐彎困難。
在高架快速道路環境測試中,西安交通大學與舜宇光學科技合作研發的“先鋒號”表現不俗:起步順利駛入匝道,靈活通過施工路段,并在高架下地面道路實現無GPS信號穩定行駛……“先鋒號”僅用14分鐘就完成了7.4公里的高架道路駕駛任務。
“先鋒號”領隊、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生陳仕韜告訴記者,本次參賽團隊就車輛的多傳感器融合以及傳感器冗余度等問題進行改良,讓車輛能更好地應對極端天氣與道路狀況。
陳仕韜介紹,傳感器是無人車的“眼睛”,團隊的智能車使用了相機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可感知道路周邊環境。高性能計算單元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汽車可通過復雜的計算軟件進行路徑規劃與時間行為決策。
11月18日,突如其來的大雨為城鄉道路環境測試帶來了真實的自然考驗。這可難不倒參賽的智能車,大部分車輛都能有條不紊地自動操控。其中,有一輛車格外“機靈”,面對隨從車的障礙挑戰,居然從一處狹窄縫隙以很快的速度超車通過,引發現場歡呼。
“不同于以前的鋸齒波算法,‘先鋒號’打方向盤的水準甚至比人還好!”一位專家感嘆道。
不過惡劣天氣也使得智能車暴露出諸多問題。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辛景民認為,無人駕駛智能車技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這是10年來第一次冒雨比賽,我們發現車輛在傳感器防雨性能等方面都亟待完善。”
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秘書長韓宇表示,大賽將致力于真正實現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的上下貫通,推動我國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