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這一年里,幾乎每個月都有安全事件發生。例如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萬豪酒店集團,又或是更早些的英特爾“Meltdown”和“Spectre” 兩大新型漏洞,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以及蘋果iOS iboot源碼泄露等等。那么到了2019年,網絡安全局勢又會怎樣發展呢?
想必各位還記得“微信支付”勒索病毒事件,要知道2017年剛曝出WannaCry時,還只支持比特幣支付贖金,而現在,不僅有漢化版的勒索說明,更出現了微信支付贖金的方式。到了2019年,勒索軟件活躍度相對將有所下降,但破壞性仍持續上升,呈現集中且更具針對性的發展趨勢。
相比勒索軟件這種正大光明的攻擊方式,不法分子更青睞利用惡意挖礦腳本和軟件直接獲取收益。顯然,各類軟/硬件所暴露出來的漏洞,已然成為玩惡意插件的樂員,植入惡意挖礦插件的成本越來越低。實際上,在過去一年間受到挖礦腳本困擾的用戶數量增加了44.5%,并將在2019年繼續擴大,對于各類業務的破壞也會進一步加強,只要加密貨幣還有價值,不法分子就會一直盯著這塊“蛋糕”。
從美國廢棄網絡中立原則,到歐盟出臺GDPR(通用數據保護規范),以及近日澳大利亞新設立的反加密網絡法等等系列措施,不難看出各國對于網絡與數據安全的政策正在一步步收緊,從側面也反映出各國政府對網絡安全問題的不安。但與此同時,多國政策也加速了網絡的巴爾干化,由于數據不互通,缺少全球性的聯動,使得網絡安全正在被孤立起來。未來,這一形勢恐怕還將繼續加深,像多米諾一樣帶來可怕的連鎖反應。
針對數據安全,2019年開始,不法分子將從竊取數據向操縱數據轉變。換言之,就是從純粹的數據竊取、網站入侵,向攻擊數據完整性轉變。比起簡單的數據竊取,后者的攻擊通過讓人們質疑相關數據的完整性而對個人或群體造成長期的聲譽損害。
頻頻發生的個人賬號被盜,已經向我們發出預警,單一的身份驗證已不能很好的保護我們得賬號安全。因此,未來多重身份驗證將成為所有在線交易的標準。盡管多因素身份驗證并非最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的網站和在線服務將在2019年放棄只使用密碼的訪問機制,同時增加其他必需或可選的身份驗證方法,已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都在部署不同的身份驗證體系,但在統一標準化的流程全面普及之前,情況不會太樂觀。
另外,賬號被盜也使攻擊者所掌握的個人信息維度更多,因此他們將能發起更具針對性的網絡釣魚攻擊,且成功率更高。其中,魚叉式網絡釣魚手段正在變成從入侵電子郵件系統開始,進而潛伏并研究用戶,豐富攻擊者的信息,之后利用經常溝通的社交圈人際關系和信任發動攻擊。當中,抵押貸款詐騙又是魚叉式網絡釣魚攻擊的重災區,尤以購房者會騙居多,款項巨大且很難被追回。
鑒于此,未來對CSO和CISO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網絡安全教育行業也會變得愈發成熟,單憑一紙證書證將不再能夠支持專業人員在其職業生涯中輕松前進,現階段大雜燴一樣的培訓市場和體系也將被整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科班出身的從業人員擔任首席信息安全官。
隨著聯網設備數量的劇增,以及人工智能進一步應用,很難說未來有人工智能不會助力網絡攻擊,而有人工智能的加入將能夠幫助攻擊者模仿特定用戶的行為,甚至欺騙熟練的安全人員。其攻擊行為可能包括實施復雜的、定制化的網絡釣魚活動,這些活動將成功欺騙我們。
最后我們想說,如今數字邊界正在遭受來自各方的安全考驗,而2019年的網絡安全局勢也并不樂觀。
來源:太平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