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儀器儀表是對物質世界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與計算機軟硬件、通信設備制造與服務地位相同。因此,儀器儀表制造水平反映出國家的文明與發達程度,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與其他裝備子行業相同,中國同樣成為了常用儀器儀表生產大國,是典型的“價格殺手”和“暴利終結者”。2017年,國內儀器儀表行業20個小行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4622個,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323億元,同比增長10.71%。其中,試驗儀器、光學儀器、醫療儀器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等分行業營收同比增幅較高,對行業拉動作用明顯。實驗分析儀器等中高檔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少數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但與此同時,低端同質化競爭、關鍵核心技術匱乏、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行業內仍普遍存在。目前,國內高端儀器儀表對進口依賴度較高。賽默飛、島津、安捷倫等外資品牌占據著國內實驗室檢測儀器的大部分席位。當然,這也許是外資品牌的最后陣地了。
轉型升級拓展需求空間
隨著國內傳統產業推動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在重大工程、成套裝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海洋工程、環境治理、檢驗檢疫等諸多領域對儀器儀表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智能化設備的開發大大拓展了儀器儀表設備應用深度與廣度。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到2020年,國內儀器儀表行業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1000億元。
2012~2017年的統計顯示:國內儀器儀表行業規模及企業數量穩步增長,而虧損企業數量和虧損額亦同步增長。目前,儀器儀表行業共有上市公司4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45家。
在選取的六家上市公司中,近兩年來大部分都能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見表一)。
表一 六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2017~2018前三季度)
2018年1~6月,在新三板掛牌的儀器儀表企業中,營業收入前五名有四家實現正增長(見表二)。
表二 儀器儀表行業新三板公司營業收入前五名(2018上半年)
在分析2018年行業運行情況時,中國儀器儀表工業協會相關人士總結了四大特點:一是產品需求結構變化明顯。儀器儀表領域觸及產品眾多,工業自動化儀表和控制系統仍保持大于全行業增幅的高增長。二是產能過大。中高檔產品市場被進口產品占領。三是由以往的簡單加工、裝配轉向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四是出口增長快,進口增幅小。
外資加速進入“富氧”領域
數據顯示,近四年來,只有國企川儀股份的毛利率低于35%;毛利率最高的康斯特達到73.03%,這在裝備制造各子行業中極為罕見。川儀股份、聚光科技和萬訊自控等三家公司毛利率在統計口徑中持續走高,經營質量不斷優化(見表三)。
表三 六家上市公司營業毛利率(2015~2018前三季度)
目前,江蘇、廣東兩省外資企業云集,在儀器儀表產品市場占比較大。近年來,外資和國際知名水質監測企業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如美國哈希,日本島津,瑞士ABB,德國E+H等。外資企業可通過建合資企業、合作生產、聯合制造等方式占有國內中高端市場,并以品牌、質量、可靠性等優勢取得超額利潤。
商務部公布的2018年1~9月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和金額數據顯示: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額同比增長64.1%。基于國家持續加大開放力度,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到大陸落戶的背景,儀器儀表行業將面臨新的挑戰。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這種“鯰魚效應”并未將本土企業“斬盡殺絕”的話,主要由更具活力的民營企業構成的儀器儀表行業是否能收獲“雙贏”的結果?
要技術外溢更需自力更生
長期以來,中國工業化基本上是沿著西方國家工業化的技術路線推進。基于全球視角,中國工業技術進步過程,總體上是西方工業技術的轉移擴散過程,即國際間的產業梯度轉移。
儀器儀表行業核心技術短板同樣存在。中國香港天美(控股)收購瑞士普利賽斯天平后,在上海成立的上海精科天美也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但是,隨著國際環境所發生的根本性變化,尤其是歐美國家對技術的封鎖,中國工業的技術發展包括裝備技術能級的提升,將從引進消化吸收為主調整為以自力更生為主。
日本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通過不斷引進歐美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出現了橫河、山武等知名儀器儀表企業。應該說,工業發達國家擁有的“分毫不差”技術奧秘,是占據產業高端之“利器”。如果國內產業無法在核心技術上實現有效突破,隨著外資企業的高速布局以及其所擁有的技術優勢,基于目前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背景下的“富氧”產業生態同樣會發生變化。更為不利的是,這有可能使國內相關產業再次錯失由市場帶動的技術升級機遇。
2018年9月,科技部確定了53個“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項目實施周期3年,中央財政投入經費共計51960.36萬元,以進一步助推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研發。當然,如果專項實施在總結借鑒以往的經驗而采用系統工程推進新模式的話,或許會取得些實質性收獲。
在新技術、新觀念、新模式不斷涌現的今天,在傳統技術不斷被顛覆的年代,只要不懈努力就有希望。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