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
12月22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聯合主辦的“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上,與會專家圍繞“深化新時代改革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這一主題,深入學習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今年,面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朝著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敝醒胴斀浳瘑T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說,主要成績包括6個方面:宏觀調控目標較好完成,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韓文秀表示,初步預計,2018年我國經濟總量可達約90萬億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3.7萬億美元,人均GDP約9900美元。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將上升到約1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接近30%。同時,城鎮新增就業預計超過1300萬人,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實現基本同步,農村貧困人口有望繼續減少1000萬人以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4大宏觀調控目標能夠較好完成:一是從經濟增長來看,全年6.5%左右的GDP增長預期目標預計能夠實現;二是就業增加,年初提出的城鎮調查失業率5.5%以內的就業預期目標沒有懸念;三是價格平穩,全年實現居民消費價格CPI增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也沒有問題;四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成績來之不易。”韓文秀說,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說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具有駕馭復雜局面的高超的領導能力和藝術,說明我國經濟有巨大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這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終目標的收官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增強了我們戰勝新的困難和挑戰的信心。
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與機同生并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
“雖然經濟全球化遇到逆流,但是不會逆轉。”韓文秀說,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全球經濟仍需要相互依存,取長補短。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蓬勃興起、迅速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需要像我國這樣的巨大市場的支撐和消化能力。此外,隨著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各國都希望在中國尋找更多的發展機遇。
韓文秀認為,機遇的內涵和條件也在發生變化。從經濟的角度看,可以概括為5個新機遇:一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新機遇;二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新機遇;三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機遇;四是加快綠色發展的新機遇;五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的新機遇。
“新機遇不是天上掉餡餅,也不是順水推舟,而是逆水行舟、滾石上山。”韓文秀說,為了抓住和用好這些新的機遇,要堅持辯證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必勝信心,堅持底線思維,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寧吉喆表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明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也十分明確。”寧吉喆表示,一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三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六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七是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認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有憂,既有短期因素影響,也是長期的結構性失衡的短期反映。供給側結構性矛盾仍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矯正要素配置扭曲,增強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增強經濟發展韌性,保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實踐證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有效的,對調整經濟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表示,過去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總需求相對平穩的情況下推進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需求明顯放緩的情況下,是強化需求刺激還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明確地給出了方向,那就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8個字上下功夫。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用“變革、創新、融合”這3個關鍵詞描述了當前制造業面臨的形勢。他表示,我國制造業發展盡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總體上“大而不強”的特征還很明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整體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受到“兩面夾擊”的外部競爭環境沒有根本改變。展望未來,要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補齊關鍵短板和弱項、優化制造業創新生態、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制造業開放合作等幾方面來著力。
如何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表示,金融體系必須適應經濟轉型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提供有效服務。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梁濤表示,銀保監會要求銀行、保險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和債券投資力度,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和主要考核體系,優化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激發做好金融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切實打破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等隱性壁壘。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一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經濟日報》,2018年12月23日
穩中求進,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確了201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穩,是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鮮明特點。經濟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質量和效益持續改善,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我國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宏觀杠桿率趨于穩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展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傳統產業加快改造,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動能加快成長。改革開放力度加大,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重要領域改革穩步落實,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偟目矗覈洕3挚傮w平穩、穩中有進良好態勢,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取得這樣的成績極為不易。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砥礪奮進的結果。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風險和困難明顯增多,明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不確定性更大。我們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繼續抓住并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信心,把握主動,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穩,就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中國經濟是一艘巨輪,體量越大,風浪越大,掌舵領航越重要。越是形勢復雜、挑戰嚴峻,越要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定海神針作用。在今年面臨諸多兩難或多難選擇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采取正確策略,堅定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一年來,我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做好新形勢下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首要的一條就是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面對明年改革發展各項任務,我們要團結一心、步調一致,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創造性貫徹落實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結合實際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就要激發全黨全國人民奮斗精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取得的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從今后幾年確定的發展目標看,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至關重要。進一步激發全黨全國人民奮斗精神,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不斷創造新成就,我們就能以優異成績向人民共和國70華誕獻禮。
在日前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堅持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將不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更將推動中國經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