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上鏈
序 言
我們都知道人要想活著就需要呼吸,但最近幾年似乎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了奢侈生活,霧霾統治下的天空籠罩在我們每個人的頭頂。隨著這幾年政府下大力氣的整治,今年北京的天又逐漸變藍了,但環保的壓力還是很大。
我們常常會看到新聞說,因為召開XX大會,所以環繞北京一圈的河北工廠全面停工,甚至遠到內蒙和山東都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小汽車更是單雙號行駛。這樣做雖然經濟收到一定的影響,但效果還是顯著的。所以我們有了世博藍、G20藍、XX藍等等,藍天總是伴隨著各種大會與我們相見。
工業的發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不光是我們中國的頭疼問題。我們拿世界上的老牌發達國家英國來舉例,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而倫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霧霾問題的城市之一。20世紀50年代,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讓“霧都”之名舉世皆知。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圍高濃度的霧霾籠罩倫敦。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這起事件總共造成12000人死亡。
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環保問題是工業化發展邁不過去的一道坎,英國政府也是下大力氣治理霧霾。1956年,在著名的《比佛報告》推動下,英國頒布了世界上首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后面又陸續出臺了10多個相關法律條款來解決環保問題。現在的倫敦已經成為了世界金融城,也擺脫了霧都的帽子。
咱們再回過頭來說我們中國,由于我們還處于發展階段,是不可能拋棄工業轉而去專門發展金融的,所以對于工業的環保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去年我聽到很多企業家說環保稽查越來越頻繁,沒有正規環保處理設備的一律停工整改,大量人力檢查,還配合無人機巡查,可謂是天羅地網。
前幾年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推行了一個環保設備監察系統,廢水、廢氣處理設備的信號接到監管部門的中控系統,如果設備停機就會報警,雖然有一點效果,但造假現象非常嚴重,人為因素干擾很大。
說了這么多咱們可以把區塊鏈技術請出來了,現在環保數據容易造假是因為除了數據提供方,只有管理者能夠看到,陽光下看不到的地方就容易滋生問題。數據失真成為了普遍現象,這里區塊鏈防篡改的特性就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一旦數據上鏈就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讓技術來保證數據的純潔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案。
那么誰來保證數據從設備到鏈上這一段的真實性呢?這就要用到這幾年崛起的傳感器以及物聯網技術了,我常說技術不會說謊,一個忠實工作,感應并上傳數據的傳感器源源不斷的向鏈上傳輸。只輸出數據,不參與評價和監察,統一技術標準,使弄虛作假成為歷史。
由一個省市或行業內的企業、多個政府監管部門,組成一個多節點記賬系統,各單位互相監督,把人為干擾因素降到最低。在不可能消除暗箱操作的情況下,盡量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問題,不讓人來參與收集、上傳、記錄、處理數據的過程。
考慮到我們只需要單純的進行數據監控,不需要復雜的智能合約等等復雜的場景,使用DAG技術來做共識層,建設一條高效率、快速確認的多節點網絡,讓接受監督的工廠、環保監管部門、第三方機構來共同見證數據的可靠性。
如果說嚴格執行環保處理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生產,會導致成本增加等等問題,那么完全可以依靠公開透明的環保數據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對優秀的執行環保處理的企業進行獎勵,甚至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這部分錢從哪來呢,就從哪些不環保的污染企業那里來。在鏈上建立一套規則,用積分系統來進行生態建設,逐漸會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環境。讓違法亂紀、破壞環境的作惡者承擔巨大的后果,讓他們不敢作惡,讓遵紀守法者得到適當的獎勵,享受依法生產所帶來的紅利,違法必究、守法必獎。
不管是利用公鏈,還是聯盟鏈來實現區塊鏈+環保的問題,這都是區塊鏈技術對環境保護所做的貢獻,也可以讓區塊鏈落地落實到位,不再是空中樓閣。用區塊鏈技術來確保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享受到美好的大自然,是我們在今天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