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人工智能加快走入社會經濟生活。我國在人臉識別、人臉支付、語音識別、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發展迅速。
下面是《互聯網周刊》和eNet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企業100強,排名不分先后,快看看您的企業上榜沒!
在人工智能商業化方面,企業商業化布局全面鋪開,產業鏈創新活躍,創業企業融資額屢創新高。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規模約為26億美元,成為繼美國之后,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二大“吸金”地。
從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全面解讀》中,可以看出中美企業人數分布的巨大差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美國共有1078家人工智能企業,員工數量為78700名;中國有592家人工智能企業,員工數量為39200名,約為美國的50%。分領域來看,在處理器/芯片領域,美國員工人數是中國的13.8倍。中國在技術層領域的企業人數也遠遠落后于美國,僅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人才稍多。
人工智能行業已經打響了技術落地行業的最關鍵的戰役,廝殺也從實驗室轉戰到金融、醫療、教育、制作業等各個工業領域。對于人工智能從業者來說,需進一步夯實自身服務的深度與廣度。而對于企業家而言,更加要警惕沒有場景落地和平臺支持的AI“空中樓閣”。
當時代的鐘聲緩緩敲響,進化的腳步已不可抵擋。( 文/ 互聯網周刊 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