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相關應用蓬勃涌現,為國家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便利了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
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監管。只有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相應的扶持、引導政策才有可能出臺,從而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正式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區塊鏈監管從此有法可依。
盡管不少人通過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認識到區塊鏈技術,但作為突破性的互聯網底層技術,以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不可篡改性為主要優勢的區塊鏈技術,依然被視為互聯網“下半場”的核心技術之一。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相關應用蓬勃涌現,為國家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便利了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但區塊鏈技術也被一些不法人員利用,作為存儲、傳播違法違規信息,實施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擾亂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嚴重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亟需依法推動服務提供者主動健全安全保障措施,提升安全風險預警防范效果。
區塊鏈新規“落地”,到底會帶來哪些影響?
從具體條文來看,《規定》明確了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指“向社會公眾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或者節點,以及為區塊鏈信息服務主體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構或者組織”。這就意味著,只要使用了區塊鏈技術提供服務,都會被納入監管。
此外,《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履行備案義務?!皡^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備案,變更服務項目、平臺網址等事項或者終止服務的,應當辦理變更或注銷手續。服務提供者開發上線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安全評估?!北本┐蟪陕蓭熓聞账匣锶诵わS表示:“從具體條文來看,監管吸收了P2P、股權眾籌等經驗,對區塊鏈的發展有很大好處。安全評估讓區塊鏈應用能夠‘去偽存真’,與核準制相比,備案制更有彈性,這體現出監管賦予了行業發展空間?!?/p>
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區塊鏈技術納入了監管體系。市場研究機構亞洲區塊鏈產業研究院院長陳柏琿表示,“2018年,包括美國、印度和新加坡在內,眾多國家都有針對區塊鏈的監管政策出臺,加強監管利于區塊鏈發展,一方面說明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到足夠大,引起了各方重視。另一方面,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監管。只有在監管的基礎上,相應的扶持、引導政策才有可能出臺,從而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
從監管走向來看,一方面類似我國區塊鏈監管的法規不斷出臺,另一方面科技手段也被應用于區塊鏈監管,“監管沙盒”就是其中的代表。
以英國為例,區塊鏈監管被放入“監管沙盒”。在其中,企業可邀請有限數量用戶參與,從而測試其創新型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但不會將不良影響直接帶給處于正常監管機制下的企業。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授郁蓮表示,目前俄羅斯也在“試水”以“監管沙盒”管理區塊鏈。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