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精準診斷企業的轉型痛點,幫他們算好“智造賬”,才有助于企業從“要我改造”走向“我要改造”
擁抱互聯網,以“智變”引“質變”,代表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正在政策驅動和技術創新作用下孕育成長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深化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探索區域創新發展之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與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充分釋放潛能,需要把握住這一產業變革的契機。
山東青島即墨區擁有5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正在努力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區域。借助“互聯網+”,提高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研發周期,激活企業創新活力、重塑工業體系,真正以“智變”引發“質變”。
這首先需要從破除疑慮開始。起初,企業對“互聯網+”充滿期待,然而投入巨資后,如何能見效益、穩發展,正如一名企業家所說,“難下決心”。為此,我們專門組織專家給企業做培訓,在人才、技術、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讓企業有了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勇氣和信心。升級改造后的一家企業,不僅信譽度大增,訂單也隨之增加,由此“開始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企業有積極性,政府要做好引導,當好“服務員”。猶如“四兩撥千斤”的杠桿原理,吸引多方“活水”助力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要將轉型企業“扶上馬,送一程”。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來幫助傳統企業升級,編制出臺了相關發展規劃,每年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成立一只10億元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引導基金……從政策到規劃,從技術到資金,只有精準診斷企業的轉型痛點,幫他們算好“智造賬”,才有助于激發企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從“要我改造”走向“我要改造”。
工業互聯網是一個長期方向,需要認準目標、堅定方向,工業轉型更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需要政府護航、業界耐心、資本呵護、技術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從系統上推進轉型升級,不僅要解決個別企業的發展難題,更應該針對普遍性問題。我們總結出了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資源聚集、打造企業示范杠桿、輸出典型模式等“四步走”的實施路徑和方法,將其作為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真正把平臺建起來,多渠道整合資源,將一家企業的智造行動“繁衍”成一片區域的工業轉型實踐,“點”上的小試牛刀就能走向“面”上的裝備智能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生產方式網絡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擁抱互聯網,以“智變”引發“質變”,一個個代表即墨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正在政策驅動和技術創新作用下孕育成長。我們也有信心,到2020年,力爭完成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技改項目達到300個以上,努力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為開創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作者為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委書記)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