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來臨之際,記者走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教授。一見面,黃慶學教授就和記者聊起了他與光明日報的情緣。2014年,黃慶學教授應本報邀請參加了科技評價體系建設座談會。當時,他就提出要權力下放,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弊端。
人才評價要大力破“四唯”
黃慶學主要從事冶金裝備設計理論和方法研究,兼任現代冶金裝備學科首席帶頭人,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承擔國家特大型企業項目7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他說,對待知識分子首先應該尊重他的勞動,支持并認可他的勞動成果。以前大家都是重視“帽子”,比如出國經歷、論文發表、獲獎情況等,雖然這些依然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但更要突出核心水平和重要貢獻。他說,破“四唯”是進行時,黨中央正在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仍需繼續推進和探索。
2018年,太原理工大學在科技評價體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職稱評定上打破慣例,讓從事基礎課教學的教師有了更好的晉職通道。黃慶學說,以前沒有論文就沒有評教授的資格,現在以教學成果和教學成績為評價標準,一些教基礎課的老師,發表論文少,但是在全校教學效果好,學生成績好,公認度高,就可獲評教授、副教授。破解唯論文問題,去年太原理工大學還將校隊的足球教練、籃球教練評為教授,他們并沒有發表論文,但是他們帶領校隊取得了輝煌成績。成績證明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有創新,其水平是國內一流的,對學校是有貢獻的,將這樣的老師評上,反映很好。
在科技獎勵上,太原理工大學以水平和貢獻聯動考核來推動獎勵改革。如果老師水平高,那要看應用成果高還是理論成果高。應用成果要落地,推動山西轉型發展,要對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推動社會發展這就是高水平人才。如學校里有位老師將煤層氣合成了金剛石,雖然這位老師沒有論文,但是他使煤可以生產出高端材料,對山西轉型發展有貢獻,這就是突出貢獻,就應該獎勵。
此外,如基礎課教師,他們教學任務很重,沒時間搞科研,現在我們大力改革,只要教學效果好的就會重獎。2018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學校授予在教學崗位上辛勤耕耘三十余載、潛心育人治學的劉進生、楊強兩位教師“本科教育教學突出貢獻獎”,每人獎勵了20萬元。對數學、英語兩門核心基礎課程教學考核中名列前茅的10位優秀教師,給予每人1萬元的一次性績效獎勵。這樣改革,是為了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
黃慶學說,2018年太原理工大學在科技評價體系方面做了大膽改革,考核標準有學生成績、立德樹人、思想引領、工作量等方面,結合學生評價、老師評價、督導組評價,對教師進行排隊。在評職稱時,這也是成果之一,和專利、論文等一同作為評定指標。通過這方面的改革,教師熱愛教學、投入教學的積極性明顯提升,最受益的是學生,其次是學校,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明顯提高。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