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監管升級是2018年教育行業給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拐點出現在2018年8月,民促法送審稿給擴張中的教育行業踩了剎車,送審稿一出,港股教育板塊一度出現集體暴跌,此后,融資規模和數量也大幅減少。此前,教育機構在港股、美股扎堆上市。
教育行業進入政策嚴監管的洗牌階段,四部委課外培訓整頓,學前教育新規接連出擊,對民辦教育企業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紅黃藍雖然扛住了道德的譴責,但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政策的嚴打,股價一度跌破熔斷底。此外,政策對在線教育也有了規定。
“大概在2018年六七月份,資本就已經很冷了,尤其是到了去年年底,一些企業估值甚至出現腰斬,大部分企業估值降低20%、30%都是很普遍的。”一位從業多年的投資經理說到。在這個政策密集出臺,很多資金都開始觀望的時候,投資機構對2019年的投資方向將如何選擇?背后的邏輯又是什么?藍鯨教育為此采訪了10家投資機構,希望能為投資者、創業人提供參考。
1 亮馬投資創始人楊永民:教育資源不平等是中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2019年,教育信息化以及智慧教育相關的方向值得關注。中國教育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目前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基礎條件和發展態勢也具備了快速推進的基礎,所以此后幾年,教育裝備智能化和教育方式信息化會有快速升級的投資機會。特別是東西部教育不平衡,城鄉教育不平衡方面,未來會給予教育信息化更多的發展空間。
2 和君咨詢合伙人丁寧:素質教育是大勢所趨
2019年主要看好青少年素質教育、高等教育服務以及職業技能教育。這些領域還處于相對初期的階段,不僅是剛需,空間大、賽道寬,而且成長性高,其中素質教育是大勢所趨。單純學科類的教育以后應該會逐步弱化,純粹提分類教育的發展受限,一是因為市場需求升級,二是國家政策控制。
3 頭頭是道基金董事許維:處于K12兩端的教育領域值得關注
2018年教育行業估值很貴,嚴重脫離了基本面,雖然下半年估值相對來說有所降低,但是項目卻也沒有上半年多了。今年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值得關注的兩個賽道,主要是從政策層面分析,K12領域被國家嚴格監管,政策不鼓勵學科輔導過于商業化,對這類培訓是利空的,所以,處于K12領域兩端的,有關成人與兒童的教育方向便可以考慮。
4 軟銀教育高級投資經理William:五大方向值得期待
去年很多政策的落地實施,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好事,但是對于商業來說是有限制的,資本變得很謹慎,募資和投資活動都受到了影響。不過,早教幼托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尤其是0-3歲的托育。我國目前的托育率是4.4%,但是發達國家中最高能在50%以上,平均也是34%。所以,托育行業不僅是有剛需痛點,而且市場也很大;此外,素質教育也值得關注,雖然目前素質教育與剛需市場沒有硬掛鉤,但是這個剛需市場正在形成中;K12依舊在關注范圍中,雖然APP進校受到了嚴監管,但是整體來說仍然看好K12領域;另外,國際教育也是一個點,其中在線國際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在線解決了地域問題之后,就可以復制形成規模化;最后,有關求職方向的企業也值得關注,這并不是職業培訓,而是關于大學生找實習、工作中間的背景提升、培訓、咨詢等,因為現在大環境不算太好,如果企業能夠創造出中間價值,前景也很值得期待。
5 藍象資本高級投資副總裁邱彥峰:三維立體看教育投資趨勢
對于偏好的投資方向,一方面需要理解科技、政策、社會文化的趨勢的變化對教育的影響,教育的不同細分賽道不一樣,另一方面是隨著教育的發展,行業內層級結構和分工帶來的機會。到2019年,從賽道和產品形式交叉的角度來看,看好五個方向:早幼教賽道找到家庭教育的場景和切入方式,要思考對全職媽媽的附能;素質教育賽道找到線下連鎖平臺化和在線化結合的方式;學科培訓賽道要去思考渠道和市場下沉,利用AI、大班課降低價格、提高毛利潤;職業培訓賽道要持續思考工具和產品獲課的方式,而在線大班培訓已經成為共識;新藍領市場,要思考人力資源服務和培訓的相關性,規模服務。從教育行業內的分工配合來看,為學校提供信息化產品和服務的機會越來越多,為家庭教育與在線教育提供的軟件和硬件會逐步浮現,有平臺化的機會。從公司的角度來說,越底層越有機會平臺化,越貼近服務就越需要思考品類大小和拓品類的問題。
6 威創戰略并購部投資經理鄭振剛:觀望線上教育模式,偏向線下兒童素質教育
受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密集出臺的教育政策的影響,2018年可謂是教育企業,特別是幼教企業的“小年”,整體資產都在打折,高估值企業面臨著估值切換,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逐漸看中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講故事的能力,由此可以預測2019年的投資會逐漸趨于理性,會更加關注企業的利潤情況。今年會主要偏向線下的兒童素質教育模式,會通過單店模型分析商業質地,通過運營模式了解企業的未來發展。由于逐漸高企的獲客成本,使線上教育本來規模經濟的商業模式變得不經濟,所以,對線上模式持觀望和學習態度。
7 北塔資本投資經理王強:人工智能+錄播課前景可期
2019年主要看好兩個方向,一是人工智能+教育,其中的AI偽直播是個不錯的方向,目前人工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比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能夠很好的應用到教育領域,主要就是要找到場景,目前能看到的就是人工智能+錄播課,來模擬真人老師的上課場景,這能夠很好的在三四線城市發展,滿足一些消費下沉的需求。另一方個方向是公立校領域的教育信息化,這符合目前教育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8 志鴻投資投資經理錢江:一級市場價格會繼續降低,關注單學科深度化
去年二級市場價格普遍偏低,多次出現破發現象,但是一級市場的估值依然偏高,這其中可能需要一個傳導時間,目前除了高精尖的行業,很多行業的估值普遍都在降低,教育行業也會如此,不僅是因為整體經濟不好,投資教育的機構也變少了,這其中除了國家政策的嚴監管,還有資本出口的減少,所以預計未來一級市場價格還會繼續再降。目前關注的方向是單學科的深度化,即在某一學科垂直細分領域的布局。
9 拼圖資本投資總監周倫:三大領域受政策影響有限
2018年教育行業的整體估值偏高,下半年開始處于逐步回歸理性的過程之中,從近期的情況來看,偏早期的項目估值會有進一步下行空間。今年會更多關注素質教育和托幼及教育內容領域,主要是由于從中長期來看,這三個領域受政策影響有限,對于K12培訓領域會比較謹慎。
10 諾瓦資本孟劍飛:成本與政策是重要影響因素
今年主要看好素質類和偏線上類的教育領域,主要因為成本的上升以及政策方面的原因,比如早教托管這塊,體量較大還可以,如果從一家店開始做起,中間還要走拿地、拓店、做口碑等環節,周期長且成本高。職業教育的一些細分領域也有發展前景,比如教師培訓,現在很多機構都在涉及。
由此可見,素質教育和早教托育最有望成為2019年投資機構的“寵兒”,一級市場的價格也會逐漸回歸理性,資金量的減少也會使教育市場的馬太效應凸顯。此外,三四線城市將成為未來教育機構爭奪的焦點。在國家政策的嚴監管下,民辦教育行業的門檻提高,行業水準會隨之得以提升。
摘自《藍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