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公布了2018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北京大學“視頻編碼國家標準AVS2支撐中央電視臺播出超高清電視”等10個項目入選。
自1998年至今,該評選已舉辦21屆。此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的科研能力與發展水平。
每年度獲獎項目一般涉及多學科、跨學科合作,既包含了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性成果,也有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還有基礎研究重大原創性成果。本報告梳理了1998年以來的獲獎項目背后的信息,得到以下發現。
獲獎學校: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占據絕大多數
獲獎高校以原“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為主,也有部分雙非高校進入獲獎名單,而部分“985工程”高校榜上無名。其中未進入獲獎名單的“985工程”高校有9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根據后面分析,獲獎項目多屬于理科類或工科類基礎性和重大項目,所以這些以應用工科或人文社科見長的“985工程”高校在獲獎上落空也是略跡原情。然而,其中幾所中西部排名靠后的理工類“985工程”尚未獲獎,說明科研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另外,部分雙非院校獲獎項目多是因該校有杰出院士帶頭,例如2016年南京工業大學獲獎項目“高效鈣鈦礦發光器件研究”負責人就是中科院院士黃維。杰出教師在獲評院士后,通常會流動至其他高校,在缺乏優秀師資和科研投入情況下,雙非院校獲獎或許越來越難。獲獎學校類型分布如圖1所示。
在高校的獲獎項目數量分布上,呈現明顯的斷層現象,可分為四個梯段。第一梯段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數量是第二梯段高校的近3倍,第二梯段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的數量是第三梯段高校的近一倍,第三梯段高校獲獎數量3~5個,第四梯段高校獲獎數量1~2個。
地域分布上,獲得數量主要依托當地高校數量和高校水平高低。北京是上海的近4倍,沿海省份依然比中西部突出。其中,山西、河南、廣西、貴州、江西都是因缺乏頂尖“985工程”高校而導致落空。
獲獎學科:偏向基礎前沿領域
從獲獎項目所屬學科分布看,教育部評選似乎更偏向于基礎和前沿性創新成果。
所有獲獎項目中,獲獎數量超過20的學科有4個:工程技術科學基礎學科、生物學、物理學、臨床醫學,這4個學科遠超其他學科。獲獎數量在10~20之間的有:材料科學、航空、化學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獲獎數量在5~10之間的有: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基礎醫學、電氣工程、電子與通信技術、地球科學。剩下獲獎都在5以下。
從這些學科獲獎數量上能夠看出,教育部設置這一獎項的導向傾向于基礎性、前沿性,符合國家重大科技戰略的領域。
數據來源:分科分類方法根據知網檢索該項目的關鍵詞論文,選擇“研究層次”分類,就會顯示學科分類,部分二級學科在一級學科中缺失,以二級學科名替補。合作項目的學科分別納入計算,如生物學、材料科學合作項目,生物學、材料科學分別計數1次。
獲獎學校科研經費投入:投入產出比不均衡
將高校科研經費單位擴大至百萬作統一標準化處理,將獲獎數(個)除以投入科研經費(百萬)獲得投入產出比(個/百萬)。從高校科研投入與獲獎產出比看,北京大學(96.77%)、中南大學(81.82%)、廈門大學(66.67%)表現最為突出,平均投入產出比在40%左右。詳細獲獎項目數與科研投入情況見圖5所示。圖5顯示投入產出比不平衡,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投入大但獲獎項目少,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大學工科較強,經費可能多數投入工科,另一方面也說明該獎項的導向作用還有提升的余地。
數據來源:高校經費來源于教育部公布的藍皮書年鑒,其中2017、2018年尚未公布,這兩個年度數據來源于網站:
http://news.jstv.com/a/20170905/150458396183.shtmlfrom=groupmessage
https://edu.sina.cn/gaokao/bkzn/2018-12-24/detail-ihmutuee2142113.d.html
注:獲獎項目大于等于4的高校有16所,其中國防科技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數據未公布,所以圖中展示14所高校。
將北大、清華近幾年的科研投入和獲獎數量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清華的科研投入每年在快速上升,但獲獎數上升不明顯,且不穩定;北大科研投入小幅穩步增長,獲獎數維持在每年1~2個,這或許可以說明北大在基礎性的科研創新方面強于清華大學。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