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以“工業智聯網:AI賦能·智聯世界”為主題的2019國家智能產業峰會在山東青島隆重召開。本屆峰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以及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機構承辦。來自國內外從事深度研究的科技專家、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的產業大咖、助力科技創新的政府機構代表等500余位嘉賓,共同論道智能產業發展趨勢,共話智能產業未來。
峰會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東北大學柴天佑院士、中南大學桂衛華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張軍院士、海軍航空大學何友院士、清華大學戴瓊海院士,以及歐洲科學院陳俊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連勇院士八位院士分享最新學術見解,把握技術發展脈搏。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
如今人類社會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初期,人工智能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典型標志和重要推動力,可創造一個與人類友好、智慧的社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工業發展的載體,我們今天看到的眾多新技術與應用,均是人工智能小小的開始。人類使機器變得聰明,我們正面臨著一個不可預測的未來,但它一定會為人類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回顧已經經歷的三次工業革命,均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為社會創造巨大的價值與財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浪潮中,我們需要積聚產業界、金融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的力量,思考如何緊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巨大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鄭南寧
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加快工業領域發展
當前,人類對人工智能的界定并不明確,且隨時間推移不斷變化,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多年來始終秉持一個核心目標,即,使人的智能行為實現自動化或復制。近年來,國內外提出將人工智能應用在工業領域,呈現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在機器學習中加入實際模型的導引,以實現類人智能和強人工智能;二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系統。此外,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離不開與自動化的結合,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均是通過機器延伸和增強人類的感知、認知、決策、執行的功能,增強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特定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特聘顧問兼榮譽理事、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柴天佑
人工智能助力工業智聯網的發展
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從工業互聯網發展到工業智聯網是必然趨勢。工業智聯網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知識工程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未來工業的核心基礎設施和新型經濟形態的支撐科技。以工業互聯網的典型應用——車聯網為例,車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車路協同,工業互聯網是人、設備、數據之間利用智能技術的創新,從工業互聯網發展到工業智聯網,即是在應用層加入了智能服務得到智慧,自動層加入感知計算得到知識,數據層加入智能計算得到信息,進而實現新的架構。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 張軍
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
大數據是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一個基石,也是國防領域競爭的新高度。當前,為掌握未來戰爭的主動權,各軍事強國紛紛布局國防領域大數據研究及應用,著力打造先進數據匯聚和處理能力。國防大數據除具有大數據的4V特征外,還具有“兩超、三高、三強”的8S特性。目前,我國國防大數據建設、研究與應用存在數據不夠用、不可用、不會用和不敢用的突出問題,面臨諸多技術挑戰。隨著關鍵技術的突破,國防大數據將在戰略規劃、指揮決策、情報分析、軍事訓練等領域發揮“智慧引擎”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三種不同形態的應用裝備。未來,國防大數據將推動軍事組織形式變革,促進指揮決策方式轉變,提升體系作戰能力,加速戰爭形態演變,加快武器裝備智能化進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海軍航空大學教授 何友
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并駕齊驅發展
人工智能突破性進展、尤其是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和貝葉斯網絡在多個研究領域獲得重大應用,表明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了全新發展時代。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理論與方法,即建立一種機器感知、機器學習到機器思維和機器決策的顛覆性的模型,人工智能如何在腦科學當中找出機理和方法,是國際上研究的一大熱點。針對大規模神經網絡觀測記錄的挑戰,國際上開展寬視場高分辨率腦成像系統和寬視場計算攝像儀器的研究。人類的大腦并不比無窮宇宙簡單,大腦的神經科學是“人類科學最后的前沿”。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并駕齊驅發展,腦科學的進步將強有力地推動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 戴瓊海
人工智能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國制造業經過長期發展,在生產工藝、制造裝備及自動化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下制造業正處于從并跑到領跑的關鍵時期,其發展面臨資源綜合利用率低、能耗水平不平衡、排放總量大、高水平現場工藝技術人員短缺等嚴峻挑戰,而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最有力的助力器之一,能加速推進以智能化為標志、以人工智能為抓手和以高效綠色制造為目標的工業智能制造的發展進程。因此,我國制造業亟需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需要我們圍繞制造業全流程中關鍵知識感知難,重要特性認知難,多目標、多環節優化決策難等問題,建立集智能感知、知識發現和分析、智能關聯、判斷和自主決策于一體的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制造優化決策系統,以實現我國制造業工業的智能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教授桂衛華
人工智能感知促進智能醫療
“健康中國”戰略在2015年政府報告中被提出,突出強調以人健康為中心,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通過綜合性的政策舉措,實現健康發展目標。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指出,要加強人工智能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深度應用,創新智能服務體系。人工智能技術、互聯網服務和醫療設備等迅速發展,以健康數據為核心內容的新一代智能感知和行為理解方法的研究,將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要引擎。智能醫療是醫療信息化的升級發展,通過與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深度融合,以醫療云數據中心為載體,為各方提供醫療大數據,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感知、認知行為,服務人類。
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澳門大學講座教授 陳俊龍
人工智能+物聯網推動萬物互聯
物聯網通過其產生、收集的海量數據,存儲于云端、邊緣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形成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模式,服務實體經濟,為人類的生產活動、生活所需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互聯化,打開了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重要通道,使萬物邁入智聯網(AIoT)時代。智聯網將多維傳感、人工智能、反饋調控融為一體,具有分布式人工智能、采用“腦”在回路的方法、按需要配置資源、全集成芯片的特點。目前,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未來中國在此領域將會有更多的投入與發展。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 連勇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提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30年使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已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國防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伴隨著萬物智聯時代的開啟,未來,人工智能將加速各行業轉型升級,提高各行業智能化水平。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9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