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似乎已經成為每年兩會上必談的話題。
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強化穩定支持,優化投入結構。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構建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鼓勵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基礎研究投入。
作為科學研究的創新源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動力。一方面,在基礎研究上下功夫,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在國際競爭中爭取更多話語權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當下國民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各行業對于突破關鍵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需求愈發強烈。
回看過去,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碩果累累:“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完成洲際量子密鑰分發研究、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驗收正式開放、“中國天眼”FAST在試運行期間發現數十顆新脈沖星、中國科研團隊首次從鐵基超導體中發現馬約拉納任意子……
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積累,這些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這就更需要國家長期穩定的支持。當然,在基礎研究上“砸錢”,并不一定能獲得預期回報。但就算研究未能達成目的,它同樣具有意義。例如,美國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在未能探測到引力波之前,其減震技術、激光技術和極低噪聲技術都已在不同領域大顯身手。
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的最前沿,但過程中充滿艱難險阻。不少重大原始創新研究初期,不但需要科研人員坐“冷板凳”,更需要科研機構或管理部門給予穩定支持。因為只有從基礎研究起步,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在產業化階段遇上“卡脖子”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兩會上建議,基礎科學是創新的基礎和原動力,急需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將“國際壓力”轉化為“創新動力”,把中國真正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
現階段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要扭轉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的局面,從“陪跑”變成“領跑”,追根溯源,還是要賦予基礎研究應有的戰略地位,為潛心鉆研的科研人員保駕護航。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