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指數報告》近日發布。《報告》從學術、產業、開源軟件包使用、公眾認知及媒體等方面,進行中美對比,以此度量中國的人工智能在最近十幾年里的發展及影響,該《報告》由長江商學院人工智能與制度研究中心主任許成鋼教授和武漢大學大數據與云計算實驗室主任崔曉暉教授團隊共同研究制作。
《報告》顯示,從學術領域的角度看,雖然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整體來說超過中國,但是中國的增長速度較快;在學術會議參與方面,中美兩國學者參加學術會議呈不斷增長趨勢,而美國每年都要高出中國。從人工智能各個子領域對比發現,參會人次和論文被引次數上美國均高于中國,但是在個別領域中國的增長速度在個別年份已超過美國,如虛擬代理、群體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表明在這幾個領域中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從產業領域的角度看,中國活躍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在2012年之前要多于美國,但是在2012年以后美國超過中國,且增長速度大幅度提升,而中國在2015年以后開始下降。在人才分布方面,中國在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智能、精準營銷,硬件、GPU、智能芯片需求比例要多于美國,而中美兩國在算法、機器學習的需求量上要遠高于其他領域;從開源軟件包使用的角度看,對于開源軟件包,TensorF1ow被中美兩國開發者使用情況遠高于其他軟件包。2017年以前美國開發者關注人工智能軟件包數量要高于中國,2017年以后中國開始超過美國;從公共認知及媒體報道的角度看,中美兩國對于人工智能的報道正面情感要高于負面情感,而中國的正面情感比例相對更高一些。
“人工智能本身的定義非常廣泛,在學術領域,人工智能分為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定義。”崔曉暉表示,強人工智能是指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并且這樣的機器被認為是擁自我意識的。而現在普遍應用的則是弱人工智能,它們只是用于解決特定的具體類的任務問題而存在,大都是統計數據,以此從中歸納出模型。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認為,“我們應該對人工智能有清醒地認識,如果用人的一生來比喻人工智能,現在人工智能可能還沒滿月。因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基礎學科還沒有大規模突破,我們不應該人云亦云。”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