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Media
OutReach - 2019年4月1日 -
今天,微軟亞洲和IDC亞洲/太平洋(IDC
Asia/Pacific)就針對制造業開展的《做好準備,成就未來輝煌:人工智能帶來的亞太地區增長評估》[1]研究發布了調查結果。
由于成本增加和利潤空間下降,在亞太地區GDP中占很大份額的制造業持續面臨日益增長的競爭壓力。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越來越多制造商轉向了新興技術。已經開始采用人工智能的企業相信,在今后三年里,人工智能將會提升將近兩倍的競爭力(1.8倍)。
微軟亞洲制造業區域業務負責人斯科特·亨特(Scott
Hunter)表示:"亞太地區的制造商正在慢慢而真切地意識到采用數字戰略和最新技術的重要性。調查發現76%的制造業企業領導者認為,在未來三年內,人工智能會對其所在企業的競爭力起著重要作用。要形成卓越的供應鏈,甚至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就必須將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到業務中來。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未采用人工智能優先戰略的企業可能會落后于競爭對手。"
"不過,59%的制造商至今尚未將人工智能納入其業務。對于需要依托創新發展的行業來說,這種現象令人擔憂,"
亨特接著說道。
對于已開啟人工智能之旅的制造商而言,采用人工智能的三大業務驅動因素包括更大的利潤空間和更強的競爭力、更好的業務靈活性,以及更佳的客戶關系和成果。
他們的業務已經得到了17%~24%的提升,而且預計在三年內至少會提升1.7倍。預計提升幅度最大的將是加速創新(2.0倍)和利潤空間增大(1.9倍)這兩項。
圖1:
人工智能在目前和三年內帶來的業務提升
其中一個例子是印度領先的玻璃包裝制造商Piramal
Glass。該公司已轉向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云端高級數據分析來提高經營效率,改善客戶體驗,創造新的收益模式。他們的內部解決方案RTMI可實時提供高級洞察,以減少5%瑕疵品和40%人工收集數據,并提高25%員工生產力。
IDC制造業分析研究總監斯蒂芬妮·克里森(Stephanie
Krishan)表示:
"可見的業務驅動因素清楚顯示,在高度復雜的環境下,人工智能等技術是如何幫助企業獲得洞察力,并更好地管理其運營來創造更高價值的。事實上,根據IDC的《亞太制造業之未來及影響》(不包括日本),十大預測中有一半是由數據和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或用例驅動的,如為自動化創建全新的生態新系統,甚至將數據擺在流程的中心,以提升速度、靈活性和效率。這一切恰好說明制造業的未來將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為行業提供可擴展和加速的增長空間。"
亞太制造商需重視文化、戰略和數據就緒度
圖2:人工智能就緒模型(亞太地區企業vs制造業企業)
研究還評估了構成該領域人工智能就緒度的六個方面。克里森說:"與亞太地區的整體就緒度相比,制造業在文化、數據和戰略方面處于落后狀態。業界領導者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以保持競爭力。"
1. 戰略:制造商需要制定人工智能戰略,支持分工更細的勞動力隊伍
"通過采用人工智能,行業成員可加速轉型,獲得更高的效益。為了在日益增長的數字環境中取得成功,制造商需要制定人工智能戰略,包括勞動力轉型,"亨特說。接近一半的受訪企業領導人認為,在未來三年里,人工智能因素會使勞動力隊伍分工更細,更具靈活性。
2. 數據:制造商需要研究現有數據的可用性、質量和治理
毫無疑問的是,制造商需要制定更為強大的數據戰略,以進行基于任務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培訓。如今,亞太地區的制造商仍在忙于處理只有中央分析團隊才可以訪問的數據結構。數據的質量和時效性仍然是需要臨時解決的主要問題。此外,目前還沒有可以廣泛使用的企業數據治理方案。
3. 文化:制造業企業缺乏采用人工智能所需的特質
如今,制造業超過一半的員工,和將近一半參與研究的企業領導者認為:文化特質及行為規范并沒有滲透到單位的方方面面。例如,63%的員工和57%的企業領導者并不認為員工已被賦予承擔風險的權力,并可在本單位內快速靈活地行事。
"該地區的制造商必須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更好地整合到現有業務中來,包括數據的使用和處理。他們需要打造出一支人工智能就緒的勞動力隊伍,且具有靈活性和創新能力,"克里森表示。"只有明確戰略與技能,制造商們才能在自己的企業內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威力。"
ACM是一家乳制品企業,其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新開設的高科技牛奶加工及制造廠正利用最先進的智能技術,通過大量數據方式來更好地管控成本。通過引入機器學習功能,ACM減少了常規有機奶中因人為因素受污染,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浪費。此外,通過在生產計劃、記錄和質保方面采取自動化,再加上利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輔助進行廠區維護,ACM已經可以每年將周末加班成本控制在100,000澳元。
人工智能就緒的勞動力隊伍所需的技能
好消息是,該領域的大多數企業領導者和員工都認為人工智能將對其工作產生積極影響。62%的企業領導者和77%的員工認為人工智能將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現有工作或減少重復性任務。
圖3:人工智能對工作會產生什么影響(企業領導者和員工的看法)
然而,業界領導者認為,人工智能未來所需的技能有所短缺。
溝通與談判技巧、創業精神與主動性,以及適應性與持續學習能力,將成為未來三年供不應求的三大技能。與此同時,企業領導者認為,未來三年內,對數據的基礎處理、讀寫和運算能力,以及對普通設備的操作和機械技能的需求將會減少。這些技能如今已經非常普及,供過于求。
這種脫節源于業主對員工重新學習技能意愿的看法。"企業領導者意識到,要打造擁有人工智能就緒的勞動力隊伍,需要投入大量技能再培訓。然而,22%的企業領導者認為員工對技能再培訓不感興趣,而有相同感覺的員工僅占8%。此外,48%的企業領導者認為員工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技能再培訓,而有相同感覺的員工僅占34%,"亨特指出。"該領域的企業領導者必須優先考慮技能再培訓和技能提升,讓員工在此方面投入時間,以此來解決技能短缺的問題。打造人工智能就緒的勞動力隊伍即使在短期內可能會對生產造成影響,但未來會產生更大的收益。"
微軟將參展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微軟將于今年4月1日至5日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我們的展位是7號展廳C40,屆時將展示我們的客戶以及合作伙伴如何通過與微軟合作來實現制造業生產轉型。
[1] 有關《做好準備,成就未來輝煌:人工智能帶來的亞太地區增長評估》
制造業的1,605名企業領導者及1,585名員工當中,有356名企業領導者及282名員工參與研究。
o 企業領導者:投票參與者為企業及信息系技術領袖,其公司擁有超過250名員工。受訪者為制定公司業務及數字戰略的決策者。
o 員工:經挑選的受訪者,對現今人工智能有一定理解,且沒有參與公司的決策過程。
15
個參與亞太市場包括:澳洲、中國、香港、印尼、印度、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臺灣、泰國、越南。
關于微軟
微軟(納斯達克 "MSFT"@microsoft)是移動優先及云優先領域的頂級平臺和生產公司。我們的使命是讓全球每個人和每家企業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