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主線是“兩化”融合,主攻方向是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
如何快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實體經濟如何利用數字化轉型升級?如何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近日,由廣東省信息消費協會、廣東省工信兩化融合發展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9廣東數字經濟峰會暨廣東CIO大會”在廣州市舉行。
“貫穿我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主線是‘兩化’融合,主攻方向是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王建偉認為,快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應在六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筑基礎,補齊核心技術短板。二是搭平臺,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三是促云化,加快企業上云用云。四是推應用,培育新模式新業態。五是建生態,建立跨界協同生態。六是優服務,強化公共服務支撐。
如何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提出,大數據時代必須解決大數據來源與拓展、大數據人才引進、大數據硬件構建和維護、大數據軟件與算法研究、云服務平臺打造等問題。“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看‘數據’,運用大數據的目的是要實現大批量定制生產。”譚建榮認為,智能化、實時化、個性化、異構化是工業大數據發展趨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杰棠表示,未來數字化發展的總體趨勢,一是數字經濟將占半壁江山;二是未來數字化平臺重要性日趨凸顯,數字經濟的核心是數據;三是基于信息的產品與服務將大行其道,各大企業將通過使用新技術或者組合各項技術,提供新產品和服務。
實現數字化轉型,營商環境也很重要。要出臺有利于人才、資金、數據信息流動等各方面的突破性措施,破除制度性壁壘,加速融合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前沿陣地,應當引領全國數字經濟發展,以創新增強質量優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何桂立副院長指出,要用數字定義粵港澳大灣區,用數字思維、數字邏輯認識大灣區建設,通過數字化賦能,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通供給需求瓶頸,在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上重點發力,加快形成數字化優勢。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