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記者張蓋倫)9日,中國慕課大會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國基于“智能+教育”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上線數量已超過1000個,注冊用戶接近80萬;我國發布了全球首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集中展示平臺“實驗空間”。“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成為現實,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提供了新的優質教育資源。
據介紹,我國上線慕課數量由2017年的3200門增加到12500門;學習人數由5500萬人次增加到2億多人次;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數量由490門增加到1291門。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所高校在網上開設慕課,已經建立起覆蓋所有專業門類的慕課體系。在2億學習人次中,有近一半是社會學習者,教育部遴選的400多門精品慕課上線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700多門精品慕課上線中央軍委“軍職在線”平臺。
教育部副部長鐘登華指出,中國慕課經過近6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大帶小、強帶弱、同心同向、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我國慕課的數量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為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鐘登華還為第二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負責人代表頒發證書,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中國慕課建設應用中來。2018年,共有來自全國的2137門課程參加評選,其中的801門課程入選第二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共認定401項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促進了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
會上,高教司司長吳巖發布《中國慕課行動宣言》,總結中國慕課建設的重要經驗和建設方案,即質量為王、公平為要、學生中心、教師主體、開放共享、合作共贏。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