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上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回溯“一帶一路”的發展,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藉此,“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中國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僅2015年,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
據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覷。正如習主席所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根本基礎和命脈,“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同樣離不開制造業的發展,通訊、智能、自動化等產品相繼輸出。習近平主席曾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僅僅幾年的時間,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數字經濟的創新實踐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向數字經濟轉型。
對于自動化領域,“一帶一路”倡議無疑是一次歷史性機遇。隨著沿線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自動化企業的對外貿易也日益增多,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紛紛上馬。然而,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上到法律法規,下到工人管理,中國企業的“數字絲綢之路”并非坦途。想要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還是要依靠國家政策的扶持。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為企業“走出去”釋放出利好的信號,相信不久的將來,標有“MADEIN CHINA”字樣的產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會成為高品質的保證。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9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