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在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前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很高興地對記者提出的人工智能(AI)將如何影響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作出了回答。
其實,這是高銳本人非常關注的話題。他認為,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的關系密切且至關重要。
一方面,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已經開始應用于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隨著全球知識產權的申請量不斷增加,人工智能技術可幫助專利注冊審查,提高搜索效率及減少人力工作量。
另一方面,知識產權能促進和保護基于人工智能的創新,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申請量大幅增加。
高銳表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礎是數據,因為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質量取決于算法能夠訪問的結構化數據的數量。全球不同國家從不同層面關注數據保護,出臺了包括數據本地化、數據資源流動、個人隱私保護,以及數據誠信、安全性和數據競爭等方面的政策和立法,但目前還沒有全面的關于知識產權與數據關系的立法。
因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給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爭議。“數據的所有權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誰有權訪問數據?這很難界定。”高銳說,我們必須認識到產權是一個非常開放和靈活的概念。目前,很多平臺從其他人的數據中獲取利益,未來,在數據商業化中,更精確地區分權利和義務,將是政策關注的焦點。
此外,人工智能創作的詩歌、音樂等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專利權歸誰?人工智能如何影響知識產權制度?在高銳看來,目前這些問題并沒有答案,“我們正處于一個試圖理解‘真正的問題是什么’的階段,一切還是探索的起點。”
此外,高銳在專訪中還表示,中國近年來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成績卓著,過去40年來中國持續的政策決心、支持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多邊合作等經驗值得與其他國家分享。
“中國知識產權體制改革經歷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歷程,中國已成為全球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的典范和領導者。”他說。
中國先后頒布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此外,還建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推進專利法和商標法的修訂,極大地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領導層一直把科學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置于戰略重點,這是任何國家都需要關注的第一要素。”高銳稱,“對于這樣一個龐大而多樣的經濟體來說,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高銳表示,中國正努力讓全社會認識到從實物資本向知識資本轉變的重要性,以及知識產權在促進傳統制造業向機器人、自動化、研發創新轉變過程中增值的重要性。“這對世界其他地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驗。”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