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了解到,科技部火炬中心統計的2018年度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發展數據顯示,部分往年只漲不降的數據,卻在新統計中有漲有降:孵化器數量、企業申請和獲得的專利數量在增加,但舉辦創業活動的數量在減少;獲得投資的企業數量在減少,但是平均投資額度在增加。
“這些看似矛盾的指標說明,大家正在回歸理性。從創業者到服務機構正在形成一個良好、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創新創業生態。”在日前由Plug and Play舉辦的以“聚焦創新進化,深耕創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創新生態大會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副處長孫啟新表示。
在創業型經濟時代,企業,孵化器、投資機構等創新創業服務機構,高校、科研機構及政府等各種群落正在共生演進,在全球創新生態系統中加速創新創業要素流通,催生創新生態新趨勢。
進入創業型經濟時代
創業型經濟是建立在創新與新創事業基礎上的一種經濟形態。早在1985年,彼得·德魯克就提出了創業型經濟(entrepreneurial economy)這一概念。起因是他觀察到,按照經濟周期理論,美國即將進入衰退階段,但由于大量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支撐,美國經濟增長不降反增。
“我認為我國正進入創業型經濟時代,創業企業和中小企業將支撐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孫啟新表示。
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中小企業已經超過3200萬家,而且不包括6000多萬家的個體私營企業、農村1000多萬家的合作組織,如果將以上三者總計,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億家。
如此龐大的群體,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貢獻者。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在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如果你的‘土地’肥沃,你就可以孵化很多企業。但是如果你的‘土地’不肥沃,你會發現所孵企業就不能得到賦能。”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曹仰鋒表示,生態的競爭力在于共治、共贏和共享。 “永遠有好奇心,有玩者心態,這樣在未來,在5G時代也好、物聯網時代也好,會不斷構建生生不息的創業生態。”
深耕創新生態平臺
自1959年第一家孵化器“貝特維亞工業中心”在美國紐約誕生至今,全球孵化器行業走過了60年的發展歷程。其中,2006年在美國硅谷成立的Plug and Play已在全球28個城市設立創新中心,在全球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戰略創新合作,累計投資1000家科技企業。
“當我第一次見到谷歌創始人的時候,他們租了我們的辦公室,我們沒有料到他們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這就是我們如何踏入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的世界。基于在這里學到的模式,我們把它擴展為現在的Plug and Play。”Plug and Play全球創始人、董事長蘭曦睦表示。
2015 年,Plug and Play 來到中國,在投資、創業加速、企業創新服務、創新咨詢等層面立體化幫助創業企業成長。從美國硅谷到中國,Plug and Play 始終致力于將創業公司、大企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政府指導等基礎的創新生態要素有機地聚攏在一起,組成具有生命力的創新生態平臺,形成了今天最具資源創新的生態鏈。
“20年的創新生態,讓我們發現一群群創新生態伙伴聚攏到平臺上。到今天,我們在思考,下一個生態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Plug and Play 中國管理合伙人、首席執行官徐潔平分享了他思考歸納的創新生態的三個新趨勢:第一是“發現更早的機會”。而今,越來越多風投把目標和方向往更早的項目聚焦,所有中國創新模式開始從2C模式轉向更早的2B端。徐潔平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更早的科技公司,幫助創業者走出死亡谷,成功邁出第二步,走到一個未來的境界。第二是“都會成為科技企業”。所有企業不管今天有沒有思考開放式創新,是否有投入研發,未來一定會用科技手段提升自己的價值和發覺自己的商業模式。第三是“從空間到城市群落”。創新從一個小小的空間,從企業內部和孵化器內部轉向一個城市的區落,中國創新空間、企業、高新園區的協作讓創新的要素在城市內部流通,讓人才、知識和資本聚集。他希望空間在城市和城市之間協同,用科技的手段來助推城市發展。
探索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在徐潔平看來,一個優秀科技公司的誕生,會經歷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種子發現。所有種子發現誕生地,來源于科學基礎、人才基礎、資本聚集三個要素,自主創新誕生最優秀的科技公司的科學基礎,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科學城聚集的地方。第二個階段是規模加速。這些公司在誕生以后,希望被規模加速,需要找到符合產業基礎、降本增效以及產能規模的城市,這些城市可能不在北上廣深,而是在北上廣深的周圍。第三個階段是準獨角獸的誕生。如果要成為一個準獨角獸,這些公司需要高端人才、資本市場、全球互聯,并在除協同創新外,走開放式區域協作,實現一二三線城市協同。
“從目前全球多家大企業的轉型案例來看,它們的轉型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從產品型企業或者平臺型企業轉為生態型企業。很多人認為中國企業海爾是一家產品型公司,但其實它已經變成基于互聯網的生態型企業,用智能硬件鏈接服務生態。”曹仰鋒表示,今天的創新生態和整個時代大背景有關系。他把管理學發展歷程從1900年至今分為四次管理革命。其中,從2001年至今,人們處于第四次管理革命階段。這個階段以價值為中心,人性假設是自主人。為什么大家覺得創新很難?是因為人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有很多技術迭代。人們把創新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續迭代式創新,另一種是顛覆式創新。踐行創新時,大企業缺的是機制,小企業缺的是錢。
而今,全球大中小企業正在加速對接,孵化器也在探索和大企業建立戰略創新合作,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創新對創業公司是原動力,是一個與生俱來的特點。但隨著發展到一定程度,你不得不去和一些傳統企業和市場去做交互、去打交道,就會發現那些大企業在市場格局、經驗、視野等方面成熟,并能產生幫助。但創業公司跟大企業溝通時,有時也會有一種防御型態度阻礙合作,難以聯合創新。”幻騰智能創始人王昊表示,“但如果大家來大公司是去解決一個問題,面對共同的客戶,這樣的平等平臺會有很好的化學反應,共同去創新探討新機會,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