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的第一大事?!痹诮沼谇迦A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上,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強如此表示。
此次論壇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教育理念更新”為主題,會聚了眾多一線高校校長、教授和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政府、國際組織與智庫的理論家和實踐家,共同探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的發展經驗,并以全球教育發展為借鑒,研討中國教育改革的未來。這里擷取部分專家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強:
以怎樣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實踐
教育理念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指導人們教育活動的觀念之總稱,任何社會都可能有一種主導的教育觀念,也可能有分裂的教育觀念,不同人群的教育觀念也可能互相沖突。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有一個教育理念的大轉型,改變了之前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舊理念。今天,我們越來越重視人的全面發展,更強調了素質教育。
考察社會上有影響力的教育理念,可以發現其中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優才主義的教育理念,重視培養優秀人才,這對于我國的高考機制有重大影響;二是人才強國的教育理念,突出人才培養與國家強盛的關系;三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也是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四是公平的或平等的教育理念,強調教育上的機會公平和平等權利。
教育包括兩大方面的核心功能,一是傳授知識、價值觀和道德,培養人、育人的功能。但我國更看重的是教育的第二個功能,即在社會分層上的篩選功能,通過教育將人才輸送到不同職業位置和社會分層位置上。如何處理好教育育人功能和篩選功能的關系,如何處理好優才教育和公平教育的關系,這是全球性難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洪大用:
我國已經是世界教育大國
立足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首先要正確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成就。
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相當于小學沒畢業的水平,到2017年,我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超過13年,達到大學一年級水平,這一水平的迅速提升肯定是教育發展的結果。從高等教育來講,1978年毛入學率是1.5%,現在超過48%,預計很快會超過50%,我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40年時間里,我國累計授予了5000多萬學士學位、800多萬碩士學位、80多萬博士學位。應該說,我國教育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文化素質、改善人民生活,以及支撐我國走向大國、強國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對探索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和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然,目前關于教育的各種輿論還是不少,這是因為教育關系到基本民生,牽涉千家萬戶,也是因為人民對教育的需求發生變化。這種關注體現了社會對教育的關注,是推動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一種力量。
盡管存在種種挑戰,但可以說,經過長期探索實踐,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們在一定意義上,應該有教育強國的自信。
這是因為,我們窮國辦了大教育,目前有2.7億各級各類在校生,高等教育在校生就有3700萬。但我國長期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經濟并不發達的基礎上,支撐了相對公平的教育體系,受教育者免費或支付很低的教育成本,總體上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我國的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緊密,與經濟社會同向而行,支撐了大國崛起和社會進步。我國的教育浸潤于五千年不間斷的文明中,并對文明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相較于一些歷史比較短的國家,我國教育的傳承和文化意義是巨大的。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教育兼具民生的工具性和文化的價值性,要高度重視教育的文化傳承和價值塑造作用。
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
高職擴招,如何把好事辦好
兩會期間,總理的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今年的高等職業教育要擴招100萬人,即要在去年360多萬人的基礎上,擴招超過四分之一。這是一個適應產業發展市場需要的重大舉措。
以招生為例,對于相當部分高職院校來說,現在實行的是零門檻,即參加過高考的學生,只要報名便可入校。但即使是這樣,部分學校還是招不滿生源。這種情況下,擴招怎么樣才能擴好?
總體而言,高職學校的就業率不低,但是離職率特別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很多職業學院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都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學生到企業后不適應。很多學校特別缺乏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水平的雙師型教師。我國正進入工業及科技革命的新時代,企業對職工技能的需求在快速變化。如何解決高等職業院校最需要的雙師型教師,如何讓高職課程跟上時代的發展?這是當前高職學校面臨的巨大挑戰,擴招后這些矛盾更為突出。
如今,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一批為職業教育服務的專業公司。他們通過大投入、大制作,專業化地開發最新課程、教材和教學方式。他們甚至可以把學生的實習實訓設計好,畢業后的就業崗位都負責安排好。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國內已經有多家此類公司。在大規模擴招時,更應該發揮其作用。
擴招是好事,但要把好事辦好,還要作很多努力。要鼓勵辦得好的高職學院多招生讓良幣驅劣幣。讓新型職教服務企業發揮更大作用,更重要的改革是應該讓企業和行業辦職業教育,可以讓部分薄弱的學校先轉型。在高職擴招的同時,應該加快中職教育的改革。讓職業教育和企業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我國的產業升級與發展服務。
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曹衛東:
培育新型體育人才
德智體美勞(五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其最高追求就是真善美。這五個方面缺一不可,是一個整體。比如,體育的個體項目和集體項目都很重要。從哲學和社會理論層面講,體育是讓個體化和社會化并行,最后通過此種過程,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我們不能把五育當中的任何一育簡單化、片面化、功利化。
今天的體育教育也面臨著被功利化的危險。
我們應將體育藝術教育變成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化教育,這個邏輯如何解,還是有待思考的問題。北體大以體育教育為核心,同時加強人文和科技,因為現代體育一刻也離不開人文和科技。
現代競技體育的競爭主要是高科技的競爭。所以今天的北體大正在朝著一個新型的體育大學發展,也就是用人文和科技雙輪驅動體育,為中國的體育教育開拓一條新路。
國務院參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
中外教育合作與中國教育走出去
改革開放的標志性事件,包括兩個與教育相關的內容——恢復高考和派遣留學生。然而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教育卻滯后于經濟的發展。
憑著中外經濟合作開放,中國從一個沒有一家五百強企業的國家,到如今已有百余家企業躋身世界五百強。那么,中外教育的合作是否可以使更多的中國大學進入世界百強,關鍵還是要看開放。下一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剛剛開始,中國教育要取得更大發展,改革和開放是必由之路,而且開放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更為重要。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但來華留學生的比例長期偏低,中國3000多萬在校大學生中,來華留學學生一共只有40多萬,而攻讀學位的只有20余萬,這一數字還不到在校總大學生數量的1%。對比國際上其他地區,如英國的10%,美國的接近4%,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也是10%,中國大陸這一比例顯然太低。而且國際師資隊伍也很少,只有不到1%的比例,這在全世界都是比較低的。
同時,中國教育也要“走出去”,到海外辦大學。如今,中國企業走出去了,但是我們的文化、教育還沒走出去。未來,我們可以把國際學校辦到世界各地,中國的國際學校到海外發展大有前景,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我們有大量員工走出去,但他們的子女卻很難充分地接受中國教育。因此,在海外辦國際學校很有必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宇燕:
教育的國際交流方面,
有很多工作要做
6年前,我訪問中亞時去了某國的一所大學。校長對中國客人非常熱情,不無感激地指著上百臺計算機說,它們都是中國政府贈送的。但被問及學生們使用的教學軟件及課程主要來自哪里時,那位校長回答主要來自美國。
中亞一些國家使用中國贈送的計算機學習美國課程,這很值得深思。
5年前,我訪問了伊朗德黑蘭大學,院長說他們用的全是美國教材,而且還是英文版的。我問:“伊朗與美國關系敵對,怎么會用美國教材?”院長的回答更讓我吃驚:“反美是政府的事,不是我們的事?!?/p>
3年前,我去以色列交流時了解到,以色列專家把幾乎所有本地區穆斯林國家的中小學課本都進行了詳盡分析,試圖了解這些國家在中小學課本里,如何描述猶太人?如何描述以色列?以及怎么繪制以色列地圖。
兩年前,我隨團訪美時,與一家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專家進行了交流。在談到美國的中國問題研究時,美方專家大都表示擔憂。因為近兩年,美國青年選擇到中國大陸學習的人數大幅度下降,2015年減少了17%,2016年又減少了16%。
在他們看來,中美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將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類歷史進程,兩國關系能否實現良性競爭,在某種意義上又取決于兩國的“知美”或“知華”專家學者的數量和質量。導致美國留華學生數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梳理,探究哪些是美國方面的原因,哪些和中方有關。要想消除兩國間的誤解或誤判,實現兩國互利共贏,青年學生的交流具有某種基礎性意義。
深圳大學中國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教授丁學良:
世界大學新趨勢:
全球化及淡化本科學科分界
在過去的20多年中,全世界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最重要的舉措都與全球化有關系。
如今,美國最好的大學中出現了一種新潮流——本科四年中,至少有一個學期不在美國本土學習,該潮流在我們剛到美國時還沒有流行。
我在香港科技大學時,一個班上有40個人,只要有五六位學生是來自于香港之外的,討論氛圍馬上就不一樣了,因為不同地方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問方式各有不同,他們對個人和社會未來的發展前途、對成長中的社會、國家與世界的關系等,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展望,如此,氛圍很容易就會被調動起來??梢?,全球化同很多要素都有關系。
另外,過去20年間,至少在美國最好的大學里,學科間的分界在本科層面已經逐漸變得不重要了。我要特別強調,學科分界在本科生的四年教育中,應該是越來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核心問題、挑戰來重組課程,這樣才能為學生在本科畢業后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