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界面】
編者按
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今天勞動者的內涵正變得日益豐富而多元。從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3個新職業信息中不難看出,數字經濟不僅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也催生了大量的新業態、新職業。據不完全統計,人社部近日發布的13個新職業,將在就業市場創造600萬個崗位需求。
在4月25日的經濟廣角版上,記者帶我們走近無人機駕駛員、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4位新職業從業者。在本期報道中,記者將帶大家認識電子競技員、工業機器人的“操控手”、農業經理人和大數據“管家”,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新職業釋放出的強勁活力。
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王飛飛:
機器人“同事”讓物流更高效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對貨物進行分揀、搬運、質檢、貼面單,然后出庫,這些都是王飛飛再熟悉不過的流程。不僅熟悉,每個動作他過去每天都要重復上百遍,因為他曾是菜鳥物流奉賢倉庫的一名出庫打包員。如今,依然是這些動作和流程,但王飛飛再也不用親自完成了,替代他做這些的,是他的機器人“同事”和“幫手”。而王飛飛從去年9月份開始,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菜鳥物流嘉興未來園區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
步入王飛飛所在的無人倉,高達23米的立體倉庫里,除了布滿排列密集的貨架,還有各種AGV搬運機器人、無人叉車、堆垛機、機械臂。“一般來講,在電腦上錄入數據后,這些工業機器人可以自動工作。”王飛飛說。
每天上班后,王飛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機器人的狀態。機器人“開工”后,王飛飛也不能閑著,他還要“盯緊”這些機器人,因為它們隨時有可能出現故障。“如果有哪個機器人出現了異常,我不僅能在這些屏幕上看到,還能在手機上看到,另外機器人本身也會亮起紅燈。”王飛飛告訴記者,每當有機器人出現異常,他就要迅速趕到機器人旁,看看是貨物卡住了,還是掉落了,或者是放錯了托盤,糾正完異常狀態后,再給機器人復位。
“要時刻關注這些工業機器人,我的工作就是要‘照看’好它們,保證它們正常運行。”言語間,王飛飛總會流露出對這些機器人“同事”的深厚感情。因為這些工業機器人帶給他的,不僅是身份和頭銜的轉變,更是體力上的解放和收入上的提高。
“以前我當出庫打包員的時候,每天要搬貨8個小時左右,走幾萬步,非常累。現在我只用‘照看’這些機器人,工作輕松多了,收入也漲了不少。而且,以前和我一起分揀貨物的有20多個人,我們一天最多處理6000多個訂單。但現在一個機械臂每小時就可以處理700至800單。”王飛飛向記者算起了賬,一天按八小時算,一個機械臂每天就能處理6000單左右,效率不止翻了一番。
記者了解到,在菜鳥的智慧物流園區,700臺機器人可同時作業,不僅如此,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也得到廣泛應用,園區實現了智能化和自動化運行,一部手機就可以管理園區。以嘉興未來園區為例,其作業效率是普通園區效率的5倍。
這只是工業機器人在行業應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迅速,工業機器人在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的同時減少了人工成本,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業、鑄造行業、物流行業等領域,并催生出許多新職業。
聽到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被認定為新職業的消息,王飛飛話語里也有了更多憧憬。“希望今后我能接觸更多工業機器人,成為更專業的系統運維員和自動化倉庫運營師。”王飛飛說。
【專家點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
當前,工業機器人是全球及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細分市場,預計國內未來幾年的銷售額復合年均增長率約為114.72%。隨著工業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工業機器人數量正以每年超過9%的速度增長,將有利推動國內計算機、通信、消費類電子產品、家電、物流等行業發展。未來,工業機器人發展可能影響4億至8億個工作崗位,其中,設計、計算機、數學、建筑等領域的就業崗位將會有所增加。
農業經理人于建起:
用新理念傳承古老農耕文明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一場春雨過后,湖南瀏陽市永安鎮蘆塘村盤古合作社田園綜合體“童話灣里”功能區,空氣濕潤、鮮花盛開。盤古合作社農業經理人于建起正在和農民們一起查看菜苗長勢、討論田園綜合體建設方案。
就在幾年前,于建起還是一個戴著安全帽,穿梭在長沙各建筑中的項目經理。如今,他卻成為一個常年走在田埂上的農業經理人。
在外求學就業的經歷,讓于建起對農業農村的發展有了更開闊的視野。2018年是農業農村部提出的農業質量年,于建起也把合作社經營的重點轉到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來。
“消費者消費升級了,生產者就要自覺轉型。”于建起建議,調整合作社的生產結構,努力實現優產優銷,將水稻產量高、價格低的劣勢轉化為產量穩定、品質好、銷價高的優勢。從選種育種播種開始,盤古合作社推行全程綠色生產。
在于建起的引領下,盤古合作社流轉農田1200余畝,還組織成立了灣里屋場旅游公司,年接待游客量超過10萬人次。如今,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200余戶,入社社員每戶年均增收近萬元。
在于建起看來,讓村民富起來的同時,農村的生態環境也要恢復,農耕文化更要傳承起來。
“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一根絲瓜種,種出一畝瓜。”于建起記得,小時候,家里種的絲瓜顏色變為黃白色后,父親就帶著他將種子從瓜瓤里取出來,留待來年栽種。現在老種子卻成為記憶被封存,很多蔬菜也難覓兒時味道。
為搜集老種子,2015年8月,于建起遠赴貴州省荔波縣,在30多個村莊間奔波,收集到高山西紅柿、茄子、辣椒等蔬菜老種子。
讓于建起心心念念的還有老稻種。近兩年,每年谷雨下谷種前,于建起都要去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湖南省新化縣紫鵲界梯田,搜集農民種了半個世紀的老稻種。
“讓老種子走進‘種子園’,走進田園綜合體,讓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健康”是于建起的目標。如今,他已搜集到400多個農作物的老種子,在他經營的田園綜合體里,1000多畝的老種子蔬菜基地綠意盎然。
通過傳承中華傳統農耕文化,推廣綠色種植模式,于建起的田園綜合體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池塘里的水越來越清,野生小魚、甲魚、泥蛙越來越多,連消失多年的老鷹也經常在空中盤旋,曾經消失不見的螢火蟲再次回到人們身旁。
永安鎮黨委書記陳訓武介紹,未來“童話灣里”田園綜合體將重點打造中華老種子博覽園、美栗谷、往日時光風情民宿3大版塊,發展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
“希望能為傳承農耕文明出一份力,搭建起與自然溝通的一座橋。”在于建起的腦海中,夕陽西下、裊裊炊煙、滿天星斗的鄉村美景,就在不遠的將來。
【專家點評】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文軍:
農業經理人可能來自農村,也可能來自城市。他們有來自當地的村干部、合作社負責人、返鄉農民工,也有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有經營能力的經營者。農業經理人與以往的農民經紀人完全不同,他們接受了現代農業知識教育,有能力分析農產品供求信息,能夠精心編制生產、經營方案和作業計劃,更能具體安排生產或服務項目。農業經理人的出現將加速城鄉要素的流動,尤其是城市優質人力資源可能會以農業經理人的身份出現在農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要加強農業職業經理人的培養,著力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為鄉村振興奠定人才基礎。
電子競技員張星冉:
“這是一個很酷的職業”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在結束了持續三個多月的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的比賽后,張星冉和他的隊友們終于迎來了一段短暫的休假時間。賽場上激烈的角逐和觀眾的歡呼聲,經常出現在他們的夢里。
張星冉是JD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核心隊員之一,還未滿22周歲的他已經擁有四年的電競從業經歷。
“我是從18歲生日前的那個月開始正式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張星冉告訴記者,在中考完的那個假期,他第一次接觸了英雄聯盟這個游戲,很快便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天賦。三年后,他參加了高考,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他卻選擇放棄學業走上了電競的道路。“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們認為行行都能出狀元,電競也是一種選擇。”張星冉說道。
職業電競的訓練非常辛苦,當打游戲從放松、娛樂變成了正式工作,也就變得大不相同了。“我們每天都是從下午開始訓練,一直練到凌晨四五點,十天訓練后會有一天休息。”張星冉說,“以前是休息時打打游戲,現在不打游戲才算是休息。”長時間的訓練,眼睛的疲勞、久坐的不適接踵而來,準備比賽期間,隊員們還要面對更大的身心壓力。
不過,努力帶來了滿滿的收獲,讓他十分欣慰。2017年,張星冉加入JDG戰隊,獲得參加LPL比賽的機會。剛剛過去的LPL春季賽,JDG以亞軍的成績進入了洲際賽,創造了隊史最好成績。“做出選擇后,就要全力以赴。現在,更多人認識了我們,認可了我們,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張星冉說道。
在張星冉看來,電競已經擁有了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社會已不再簡單地將游戲視為“洪水猛獸”,打上“不務正業”的標簽。“現在,從事電競會讓人覺得是個很酷的職業。”張星冉說道。
和張星冉同在JDG戰隊的吳碩是一名戰隊分析師。兩年前,同樣是出于對電競事業的熱愛,他在大學畢業后不久就加入了JDG戰隊。平時,他的工作是跟隊員一起訓練,分析比賽形式,根據隊員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升。
選手光鮮的成績、眾多的粉絲、不菲的收入,讓不少喜愛電子游戲的孩子燃起了做職業電競隊員的夢想。然而,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卻并非那么容易。“除了要付出大量努力外,天賦也是很重要因素。電競和其他體育競技項目一樣,成為頂尖選手的始終是鳳毛麟角。”吳碩說。
2018年,IG戰隊奪得世界冠軍的消息刷屏社交網絡,讓更多圈外人了解到了電競;不久前,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被人社部列為新職業;越來越多高校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可以看到,電競產業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認可和關注。“國內各類電競俱樂部正在逐漸發展成熟,走向正規和專業化,相信今后電競的發展前景也會越來越好。”吳碩說道。
【專家點評】
國家網絡文化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新建:
根據伽馬數據聯合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電子競技產業人才報告》,2018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規模已經超過912.6億元,用戶規模達到4.28億。
電子競技是文化娛樂與高科技相結合的文化產業項目,是信息時代體力開發與智力開發相結合的新興項目。同時,電競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可以成為綠色產業,通過制定一些標準把那些可能沉迷、沉溺的因素剔除下來,讓電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數字化管理師黃祖勝:
化繁為簡讓企業運作如行云流水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眼下,一個名為“數字化管理師”的新職業正悄然走俏,并成為2019年新的就業趨勢。
31歲的黃祖勝正是這樣一位數字化管理師。在全球重要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浙江省義烏市工作的他,過去一年里總計收到超過30多個老板發來的工作邀約,成為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這項因阿里巴巴旗下智能移動辦公平臺釘釘而誕生的新職業,也入選了近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13項新職業。根據人社部發布的信息,數字化管理師是利用數字化辦公軟件平臺,進行企業及組織人員架構編輯、組織運營流程維護、工作流協同、大數據決策分析、企業上下游在線化連接,使企業組織在線、溝通在線、協同在線、業務在線、生態在線,實現企業經營管理在線化、數字化的人員。
管理不到位、組織結構不清晰、職權不明確、溝通成本高,是大多數發展中的公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電商創業型公司存在運作數據把控能力低、溝通成本高、倉儲管理混亂、崗位職責不清晰等一系列問題。”黃祖勝說。
工作了七八年之后,黃祖勝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轉型成為一名數字化管理師。此后他做了三件事,將一些低效混亂的公司徹底盤活:一是建立起清晰的組織架構;二是調整目標計劃方案,分解成有效的工作進度表;三是通過高層會議,進行工作分離,完成統籌管理工作。“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為企業提供清晰化管理的最優解決方案,數字化管理師這份工作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黃祖勝說。
截至目前,黃祖勝幫助10余家創業公司搭建起組織架構、人事結構和管理體系。與此同時,他的薪資也實現了成倍增長,僅去年一年,他的年薪就從7萬元漲到了25萬元。
在數字化管理師這一新職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正推動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在數字化已成為未來新趨勢的背景下,推動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答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利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正是當下企業的新機會。對于個人而言,數字化管理師則是晉升為企業管理層的新渠道,是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的新發力點。數據顯示,數字化管理師就業門檻并不高,44%的數字化管理師是本科學歷,6%為碩士研究生,50%的學歷為大專及以下;然而就業質量卻不低,87%數字化管理師薪資是當地平均工資1-3倍。
“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0萬人通過學習和認證,成為數字化管理師。他們用先進的工具和方法,幫企業實現了降本增效,自身薪資和崗位都得到了極大提升,逐漸成為企業核心管理人才。相信未來數字化管理師將成為招聘的熱門崗位。”釘釘數字化管理師運營人員心宸說。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吳清軍:
數字化管理師改變了管理中組織和人的關系,使企業進入云和移動時代。數據顯示,按照每10:1的比例做數字化管理師的人才配備的企業,比沒有數字化管理師的企業工作效率高出35%~50%。未來,數字化管理師在企業內部將會扮演管理、溝通、協調的重要角色,在任務分配、績效管理、團隊協作以及組織內部溝通等方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