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技】
作者:谷峻戰(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
長期以來英國一直是世界上創業和營商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2018年比2010年多出120萬家企業,也就是每75秒鐘誕生一家新企業。但初期創業成功還遠不能說就萬事大吉,因為據統計,企業在后期運營中“死亡率”很高,近幾年在中國可以存活3年以上的制造業企業不到10%,即便是在美國,活過5年的企業也只有20%,能活過10年的企業只有4%,存活超過百年的公司更是鳳毛麟角。為了鼓勵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英國采取了許多措施。
英國政府認為,該國在推動創新型企業的成長方面落后于美國等主要競爭者。其主要原因還是企業缺少成長壯大所需的資金。為此,2016年,英國財政部領銜發表了“耐心資本審議”(Patient Capital Review)報告,提出要讓英國成為高增長、知識密集型企業獲得它們所需要的“耐心”投資繼而成長壯大之地,這一報告甚至構成了英國產業政策的一部分。
此后,在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國政府宣布了10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在未來10年間釋放超過200億英鎊的資金資助創新型企業成長。為實現這一愿景,英國政府于2018年又推出了一攬子舉措,其中包括成立“英國耐心資本”(British Patient Capital)項目、釋放養老金投資、為投資知識型企業進一步減免稅收等。
1.“英國耐心資本”項目著眼長期投資
早在2014年11月,英國政府就成立了國有的經濟發展銀行——“英國商業銀行”,這是一家政策性銀行,它將以往英國政府針對中小企業的一些金融支持、咨詢及專業服務項目如“英國商業投資”“英國金融服務”“企業資本”“創業貸款計劃”等整合起來,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增加對它們的貸款并提供商業咨詢服務。
企業在成長階段最缺的還是資金,但風險投資公司大多只看重短期利益,倘若在投入種子資金后看不到回報,往往很快就會選擇放棄。“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生。所謂“耐心資本”,其實就是“長期資本”的別名,它不關注短期盈利,更看重長期回報。它介于傳統的風險投資和慈善投資之間。風險投資豪賭創新,力求最大化投資回報;慈善捐款則看重社會影響。“耐心資本”則盡力平衡社會影響和金融回報。也就是說,這類資本不會因企業的一時失利而放棄,而是保持可貴的“耐心”。
作為“耐心資本審議”的成果,2018年6月,英國政府與“英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了資本金達25億英鎊(約合219億元人民幣)的“英國耐心資本”,這一資本正式成為“英國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功能部門。“英國商業銀行”在過去10年曾有過成功的投資經驗,向風險和成長中的企業投資了10億英鎊資金,包括投資促成了5家獨角獸企業。
“英國耐心資本”的主要使命就是對全英范圍內有雄心成為世界級企業的創新型公司開展長期投資,它保持“耐心”的方式是擴大資本金、提高投資多樣化并改善它的長期投資的可獲得性。除直接投資創新型企業外,“英國耐心資本”也投資風險和成長型資本,它既投資于固定期限的、也投資于長期的基金。比如,成立伊始就向風險投資公司Draper Esprit投入了3000萬英鎊,成為“英國耐心資本”的第一筆長期投資。這筆投資得到了Draper Esprit股東的批準。
案例1:
Draper Esprit是一家投資公司,其投資對象主要是擁有知識產權、技術實力強大、管理團隊精干的高增長企業。該公司于2016年在股票市場掛牌上市,這使它可以獲得資金在更長的時間尺度內投資新興企業,并擁有在整個企業生命周期內開展投資的靈活性和彈性。
2018年6月,“英國耐心資本”向Draper Esprit注資3000萬英鎊作為基礎性投資,而后者那一時期的融資總額達1.15億英鎊。這是“英國耐心資本”的第一筆永久性投資,此舉擴大了英國的長期投資市場。
案例2:
Quantexa是一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尋找和發現機構內數據的內在關聯和行為的企業,運用數據分析為發現金融犯罪、客戶意見提供線索。
2018年8月,Quantexa在B輪融資中籌得了1520萬英鎊,而該輪投資由“黎明資本”(Dawn Capital)領銜。“英國耐心資本”向“黎明資本”的“Dawn Ⅲ基金”(Dawn Ⅲfund)作了投資,而后者主要投資處于早期的B2B企業。
這輪新的融資使得Quantexa可以進一步開發其獨特的技術并進行國際擴張,在全球范圍內為金融服務、企業和公共部門提供安全和數據解決方案。
2.創新金融模式改善發展不平衡
首先,地區發展不平衡在英國一直是個大問題,以“倫敦—牛津—劍橋”構成的英格蘭東南部所謂“金三角”地區在人才、研究產出和資金流入方面一直占有支配性地位。因此英政府在“耐心資本審議”報告中要求,設立一個由“英國商業銀行”操作的新商業投資工具,用于支持“金三角”以外的商業集群,解決這些地區在吸引資金方面不足的問題。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政府宣布通過“英國商業銀行”成立“區域天使”項目(Regional Angels Programme),2018年10月該項目正式啟動,通過與專業化的商業天使共同開展商業投資,提高全英范圍內對企業的早期資金供給,改善區域不平衡問題。以往的事實證明,專業化的商業天使在帶動耐心資本、引入商業經驗和技能、支持小企業成長乃至推動經濟成長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次,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政府宣布要建立“國家安全戰略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涉及國家安全的先進技術。該項目總投資8500萬英鎊,2018年7月由英國商業銀行發起。“國家安全戰略投資基金”與英國商業銀行現有的“企業資本基金”和“英國耐心資本”這些項目共同運作,只不過比這些項目的投資有些額外的要求。
再次,英國人還打起了養老金的主意。英國的養老金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固定繳費”型,一種是“固定收益”型,但英國內部目前的討論以前者為主。
英國的養老金資產規模近年來一直在穩步擴大,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它一直接受投資且總體上資金正向流入,預計到2025年規模將達到1萬億英鎊。但當前養老金對非流動性資產的投資水平較低,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項目上。為此,英政府成立了由各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特別工作組,分析和解決將“固定繳費”型養老金投向“耐心”型資本所面臨的問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也在就允許養老金投資的范圍開展磋商。一旦厘清了這些法規和監管關系,掃清制度障礙,養老基金有望成為英國未來主要的機構投資者,英國政府也支持利用養老金長期投資實體經濟的任何嘗試。
法律和條例并非是阻礙養老金投向“耐心資本”的唯一障礙。英國一些“固定繳費”型養老金提供商已經表達了對于集中各自麾下養老金創造新的聯合投資工具的興趣。通過規模化投資,可降低投資成本,并將投資引向更符合“固定繳費”型養老金風險和回報要求的資產。
英國政府曾分別于1994年、1995年推出“企業投資計劃”(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EIS)和“風險資本信托”計劃(VentureCapital Trust schemes,VCT)。通過企業投資計劃向年輕的、高風險未上市企業(通常資產不超過1500萬英鎊,全時員工不超過250名,且不屬于煤炭、鋼鐵、農業、租賃、金融服務和房地產開發等行業)投資,投資者每人每年可享受稅收優惠的投資額上限是100萬英鎊,優惠幅度可達30%。“風險資本信托”計劃則鼓勵上市的風險投資公司以入股的方式投資未上市的小企業,普通股所獲紅利及股權交易所獲資本盈利均可免稅。
為進一步鼓勵向知識密集型創新企業傾斜,2018年的“金融法案”對上述兩項計劃進行了一系列修改。一是通過EIS計劃的年度投資限額從100萬英鎊提高到200萬英鎊,前提是投資對象為知識密集型企業。二是通過EIS和VCT兩項計劃向知識密集型企業投資的年度總限額從500萬英鎊提高到1000萬英鎊。三是為知識密集型企業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通過上述兩項計劃創業者接受投資的最長年限為10年,但知識密集型企業可自行決定這一期限從何時開始。
目前英國政府還在進行一項測試,即通過上述兩項計劃投資必須滿足“相當的風險”條件,也就是說所作投資必須具有相當的風險性,這樣確保通過上述兩項計劃所作的投資真正用于尋求長期發展的企業,而不是流向其他領域。
3.重構風險投資生態
英政府認識到,要成為全球高增長企業和投資者的樂土,必須改進現有的風險投資生態系統,挖掘更多人力資本的潛力。其中,擴大女性在風險投資界的代表性成為重要途徑之一。
2018年5月,英國商業銀行、“風險投資多樣化”公司(Diversity VC,一家非營利合伙制企業)、英國私募股權和“英國風險投資協會”發起了一項關乎整個產業界的倡議,力圖全面摸清當前英國風險投資行業中女性的代表情況以及這些對投資交易造成的影響。最終,總資產達到130億英鎊的45家風投企業提供了4000家與之相關的企業的情況以及它們所做的900項投資決定。此外,英財政部還委托開展了女性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及其如何克服的研究。
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政府鼓勵風險投資和其他金融服務企業簽署財政部的“女性在金融界”憲章。截至2018年10月底已有270家金融服務企業簽署了該憲章,簽署企業承諾要改善公司管理層中的性別平衡。在2018年3月發布的“女性在金融界”憲章第一次年度評審中,簽署企業自定的女性在高級管理層中代表的目標比例平均為36%,超過一半企業將女性在高級管理層中所占比例定為至少33%。
英國商業銀行和“知識產權辦公室”研究了高增長企業運用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獲取成長資金所面臨的障礙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障礙。作為該項工作的一部分,上述兩家機構召集了一系列專家圓桌會,分析了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使用“企業籌資擔保” 項目的違約率和得失。分析結果表明,有知識產權企業的違約率較低,銀行由于違約受到的損失也比那些沒有知識產權的企業造成的損失小。
英國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長期以來在歐洲享有很好的聲譽,英國國際貿易部則在這一環節中一直扮演關鍵角色。但鑒于英國即將離開歐盟,今后可能無法再從“歐洲投資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EIF)中獲得資助。因此在2017年秋季預算中,英政府承諾通過國際貿易部支持海外對英國風險資本注資,希望在未來5年吸引10億英鎊投資。
案例3:
英國國際貿易部與全球的一些頂級投資者建立了牢固的關系。比如國際貿易部曾專門為“洛克希德·馬丁風險投資部”(Lockheed Martin Ventures,LMV)組織了為期2天的會議,該會議是英國政府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的“繁榮框架”協議的一部分。13家英國機構出席了與LMV領導層的會面,包括風險投資基金、加速器、孵化器、著名高校、英國商業銀行以及新成立的“國家安全戰略投資基金”。
LMV是美國軍工與航空航天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旗下的投資部門,主要投資于先進的技術企業和其他基金。LMV對與英國開展合作表達了強烈的興趣,在DIT的支持下,LMV與“洛克希德·馬丁”英國分公司正在制定后續的行動計劃,可能促成LMV在英國的第一筆風險投資。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