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以論壇聯席主席身份出席在大連舉行的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多個場合圍繞工商界共同面對的熱點議題發表精彩觀點和對話。
7月1日上午,作為夏季達沃斯聯席主席,寧高寧出席與達沃斯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先生及論壇管理層的見面會,就夏季達沃斯的主題、議程和希望達成的目標進行深入溝通。
隨后,寧高寧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就生產制造行業如何進行自我變革作發言。
寧高寧以大連新建的一個現代化煉廠為例指出,無論從煉廠還是石化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中國的企業都在自我變革。煉廠我們最初關注提升效率和削減成本,然后使用自動化技術,現在逐漸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新建煉廠的規模越來越大,高端AI技術能幫助煉廠這樣的傳統制造業實現最優效果和自動化,甚至比人腦還要智能。希望和大家分享信息、視角,看制造業如何不斷變革并實現大規模發展,因為這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他強調,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發展面臨許多挑戰和機遇,如今中國非常強調技術。未來十年,中國將創造出更多的科技和技術,這種動能非常強大。
緊接著,作為研討嘉賓,寧高寧出席“中國經濟前景”公開討論,與麥肯錫全球管理合伙人Kevin Sneader、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摩根大通亞太區副主席JingUlrich、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政策與戰略副總裁Joachim von Amsberg,圍繞當前全球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和機遇,特別是以中國經濟展望為背景對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轉型升級和結構性改革、全球市場融合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寧總在對話中就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話題貢獻多個精彩觀點,引發大家強烈共鳴。
中國企業面對的不確定性已變小
主持人:如果說2018年您覺得不確定性是100分的話,現在2019年上半年剛過,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得分應該是多少?
寧高寧:不確定性小了一點。2018年大家還在討論中美貿易會是什么樣子,2019年大家都清楚這不再是不確定的,貿易的困難肯定存在了,這反而變成一個確定性的東西。現在許多企業進而以此為前提布局和規劃企業的經營,企業自身的不確定性變得比較小了,大家對新的環境認知比較多了。
中國企業真正的挑戰和機遇是轉型升級
主持人:您覺得當前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或者說機會在哪里?
寧高寧:中國企業真正面對的挑戰和機遇是轉型升級。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企業會在經營方式上有極大的變化。中美貿易摩擦給了中國企業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好的教育和警醒。過去中國企業心目中的英雄是地產商,今天變成任正非了。因為企業的思路變了,企業更加重視長期發展、更加重視技術,企業規劃也變得更有毅力、有成長,這是很大的變化。中國企業現在面臨著幾乎每一個行業都在面臨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以上我說的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而不是風險,2019年風險變大是非常確定的。
長期以來,悲觀預測中國經濟的人都錯了
主持人:現在我們關注的增長不再只是數值上的增長,而是如何形成高質量增長。最近幾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反復提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重中之重,因為這是實體經濟最基本的根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內外部種種壓力之下,我們知道實體經濟和制造業可能都面臨不小的調整。從您所在的實業領域,2019年的前景是如何的?具體的機會和挑戰來自哪里呢?
寧高寧:我是比較樂觀的,我一直比較樂觀。過去30年,所有嘗試著預測中國經濟走向反面或表現不好的人都錯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和大的趨勢是非常強的。今天看來,新興市場國家今年的GDP會超過發展中國家,亞洲國家GDP會占世界一半,這個增長趨勢是繼續存在的。學者往往過度解讀很多東西,但企業本身不能聽過度的解讀,我們還要具體的生產經營,按照過度的解讀那什么都不能干了。
為什么說中國經濟向好呢?
第一,中國的就業非常好。GDP數據應該是服務于就業的,只要中國就業是比較充分的,GDP是多少都可以。
第二,目前中國個人消費雖然還比較低,但已經是整個GDP增長中最大的貢獻來源,超過70%,它推動著中國經濟增長。大家都知道,房地產市場雖然面臨著“限價、限購、限貸”等多方面的政策限制,但依然在繼續成長,因為其后面的消費動力是非常強的。
第三,中美貿易不會帶來多大的問題,因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只占中國對全球出口的19%,其中又有60%的出口量是由國外公司進行的。現在美國想把這種貿易順差搬到別的地方去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大家受影響的層面基本來自于心理因素和信心的影響。
反過來,對企業來講,未來十年,中國企業素質將大幅提升,因為中國企業注重長遠規劃、研發、內部治理和國際市場重新布局,投資更加謹慎,發展方式更加理性,這是中國企業非常好的發展階段,我覺得中國企業真正進入了一個理性發展的階段。當然,GDP增長多少不好說,但是實際上企業一定會好的。十年之后,中國是一個研發驅動的國家,這在企業里是正在發生的,而且是大面積地非常強烈地發生,這相比前幾年是有進步的。
5G、人工智能在工廠中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
主持人:您所在的實業和制造業,包括您所領導的企業,有沒有做一些面對未來5G和工業物聯網的布局?您覺得5G到質的飛躍要多遠?
寧高寧:要說這個我就更樂觀了。學者認為數字是客觀的,學者的數字哪來的?是從企業里來的。我舉一個工業產業升級的例子,今天距大連30-40公里有一個新的煉油廠剛剛建成。首先這個煉油廠不是一般的煉油廠,是煉化一體化的,其煉油、乙烯、芳烴、PTA的體量和規模都是全球最大的,從原油一直到紡絲和材料,鏈條很長,很少見。
然后是這里面的技術。我剛剛在江蘇看了中國化工的一個類似的工廠。5G、人工智能在工廠中的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了,當然還在進步之中。過去,最好的工廠標準是成本比較低、效率比較高,后來就變成自動化、用人少、安全的。現在人工智能和數字傳輸的技術使得工廠中每一個環節的數據都可以通過傳感器或者監控器提取收集起來放到中央計算系統中去;計算完了之后找到一個最優的運行方式,傳輸給設備;設備每時每刻都在找最優的狀態,所謂最優就是找一種能耗最低、產出最高、最安全的方式。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很有后發優勢,最近美國波士頓的一家工廠出現了火災,在中國這樣的工廠已經很少了。
中國正在加快推進全方位開放
主持人:國家的進一步開放將意味著更多更激烈的競爭。究竟如何應對這種競爭?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寧高寧:實事求是的講,中國在加入WTO之后獲得了接近二十幾年的比較友善的國際環境,中國得到了發展,世界因為中國也得到了發展。目前,中國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比如過去我們說第三世界的概念,現在說得少了;過去有很多貿易規則比如WTO自身的很多規則也需要作出修改,這些都是中國發展帶來的。我們都希望中國可以獲得更長久、更友善的國際環境,給中國更長的戰略機遇期來發展。如果今天,這個環境改變了、沒有了也沒有問題,環境的變化稍微早了一點也沒有問題,中國應該很快能調整自己,調整成一個全面開放的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在大阪提出對外開放五方面重大舉措,這表明了中國繼續深入推動改革和開放的決心。
國際上很多友人和學者都會擔心,面對American-first,中國會不會推行China-first從而雙方進行冷戰?這種情況看起來不會發生,因為中國更加開放。中國應該會很快變成一個全面開放的國家。所謂全面開放就是指零關稅,什么時候能夠做到呢?現在中國的綜合關稅只有7點多,已經不是很高了。從商品貿易來講,零關稅、零壁壘就是完全開放的。服務貿易也要更加開放,投資、貨幣兌換、人員進出都要更加開放。中國只有真正地融入國際才能引領國際。我相信,今天中國已經準備好了。中國企業一定會面臨這樣的競爭,這是遲早的問題。最終從經濟來講,生產、出口、技術、產品等等都要靠企業來競爭。
當然,中國改革的紅利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改革包括國企、民企、金融等領域。我之所以樂觀,是因為我們在這個轉型升級過程中,明天可能會比較困難,企業盈利會受影響,但是這個過程我們正在走,這是正確的方向。
將發展和技術連在一起的潛力難以想象
主持人: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石。作為中國企業,如何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希望打消大家的顧慮是什么?怎么才能真正的和全球伙伴共贏?
寧高寧:中國經濟走過了一個工業化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很多如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國家都沒經過工業化的階段,即:一個相對深入的、大面積工業化的生產階段。為什么現在大家講中等收入陷阱講得少了,是因為中國已經過了這個陷阱,中國工業化是不可阻擋的。
中國國家穩定、經濟制度穩定,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不斷優化,工業化階段在繼續往前走。我所看到的實業企業,包括我本人所在的企業如中化集團、中國化工,我看到的都非常令人興奮,這種追求工業進步、技術進步、產品競爭力、在國際上希望和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對標的情況,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這個過程是中國歷史上多少代人為之努力的過程。
未來,中國經濟的真正發展是中國的發展和技術連在一起。過去中國發展基本上和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環境污染連在一起,只是市場比較大;現在大家說這些比較少了,而是將發展和技術連在一起,這其中的潛力難以想象。
主持人:我發現寧總一直在ipad上記錄,從上到下寫了十幾點今天其他嘉賓的發言內容。從這個過程中你看到的是這樣一位中國成功的企業家不斷學習的精神,背后代表著中國千千萬萬企業家的狀態,我們懷著開放和不斷進步的姿態,希望和世界更好更多地融合在一起,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隨后,寧高寧與達沃斯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先生進行單獨會見,雙方就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工商界如何在世界經濟論壇中發揮更大作用等進行了廣泛探討。
7月2日上午,寧高寧會見重慶市委副書記任學鋒。雙方就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未來戰略重點、中化集團在重慶業務經營情況及合作訴求進行廣泛探討。
7月2日上午,寧高寧出席論壇開幕式,現場聆聽李克強總理特別致辭。他表示,總理的講話方向明確、振奮人心,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信號,宣告了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程度和大力支持自由貿易投資的堅定信心。
隨后,寧高寧與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兼總裁Hans-Paul Bürkner就“領導力4.0”話題進行一對一對話。寧高寧重點圍繞全球化趨勢、自由貿易和投資、領導力等議題發表觀點。
寧高寧指出,當前的世界形勢復雜且多變。以前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支持全球化,但現在全球化在一些地方停止了甚至遇到了危機。作為企業領導、特別是跨國公司企業領導,我們積極投入全球化中,并希望通過市場力量、商業力量匯集最有效率的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低的成本、新的市場、不同的技術和勞動力,但某些政府卻仍然采取隔離全球化的措施,想阻隔全球化的趨勢。
沒有一個國家或者公司可以僅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就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全球化的優勢毋庸置疑,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中國不能幫助美國生產很多的襯衫,美國人就沒有廉價的襯衫可以買;如果中國不再購買美國公司的飛機,美國飛機制造商的收入將會顯著減少,這就是貿易全球化帶來的好處。中國今年將會更大程度地對外開放金融投資市場。雖然受益程度不同,但全球化確實使每個人都受益了。
工商界和商業不是萬能的,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并不是說你是企業,就必須同時做到有效率、有競爭力、成本低等等。教育是解決就業問題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給予每個人教育和培訓的機會,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300萬人,今年將超過1500萬人。工商業需要與媒體、社會、慈善事業等緊密融合,但是不能取代社會機構、不能改變移民政策。中化集團不僅在全球化中受益,而且幫助了更多當地的人,這些都是我作為跨國企業領導所感受到的。
全球化背景下,領導力包含很多方面,超越了年齡、膚色、性別、教育背景,更包括決策力、視野、眼界和執行力等。比如說是用心來領導還是用強力來領導,這都是不一樣的風格和方式。如果公司強調董事會成員里是否有不同年齡、性別、膚色、教育背景、行業等指標,這些都只是很小的方面,我不認為在這些指標上做的好就一定能打造一個很好的董事會。尤其是當你領導一個全球化公司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主要是要在很多方面達成均衡,比如如何尊重本地文化、是否對人友好、有沒有正確的執行力和決策力等諸多因素。組織高效運轉、有明確的責任劃分、領導人有決策力、有競爭力、有擔當才是決定領導力的關鍵。我認為領導的去中心化和非集中管理意味著沒有管理,沒有人去做決定、沒人去評估、沒人去負責,但一定要有人來做決策、發出行動的指令。
7月2日下午,寧高寧出席李克強總理與中外企業代表對話會,現場聆聽總理講話。
7月2日下午,寧高寧參加央企負責人與保加利亞總統魯門·拉德夫閉門會,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帶隊出席。與會嘉賓就保加利亞投資發展情況及“一帶一路”倡議下央企與保加利亞加強合作進行了探討。
隨后,作為專題研討嘉賓,寧高寧出席中外企業交流會,與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主席Hans-Paul Buerkner、中交集團董事長劉起濤、大連博融控股董事長劉延輝、德國思愛普首席戰略官Deepak Krishnamurthy共話國際工商界共榮共贏的戰略選擇。
寧高寧表示,我們過去習慣說自由貿易,說全球經濟、全球化等,這些詞現在都沒有了。現在沒有人講全球化,現在很多人都在談美國第一, 都在說本國的事。希望引入win-win的觀點。企業要有共識,企業是全球化的,國家是區域化的。企業之間有很多正常的技術轉讓及合作,這個問題不應被泛政治化。
7月2日,寧高寧接受CGTN記者田薇專訪,就全球化相關問題發表觀點。
在專訪中,寧高寧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的顛覆性變化,商業會自己找到出路。商業已經全球化,商業價值鏈在融合,找到的出路會超出人們的預期。現在并沒有企業搬回美國。供應鏈的轉移還沒有開始,最壞的結果就是生產基地和技術基地的轉移。但人們不會這樣做,即使是某些國家的政客也不會,為了選舉可以偶爾為之,但是最后痛苦的還是老百姓。
對于中美貿易對企業投資帶來的影響,寧高寧持樂觀的態度,因為中國國內消費強勁,中國經濟在增長,東南亞在發展,俄羅斯在發展,這些地區仍然歡迎中國投資。
他強調,中國的工業市場需要更多技術創新。中國的工業化歷史不長,產業基礎不強。但中國積累了一定的優勢和資源,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更加科技驅動的國家。
來源:全球化工G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