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艷)可以自主游動的機器小魚、可以識別垃圾分類的智能電腦、可以幫助小朋友編程的軟件系統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能讀懂的人工智能教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日前發布,這對愛好人工智能的青少年們來說是場“及時雨”,或將對人工智能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這套體系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中科智能之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聯合實驗室”歷時3年研發而成,被認為是中科院在科教融合領域的又一新成績。
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孫哲南表示,最近一些年人工智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做,國內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為此從3年前開始,自動化所的一些一線科研專家們開始助力這項工作,以期把該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研究成果轉化為面向中小學生、中高職的學生們的課程、讀物與設備等,促進落實科教融合。
目前,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包括人工智能示范課程、人工智能示范教材以及人工智能開發實踐示范平臺3部分組成的整體化教學實踐解決方案,其目標不是要讓中小學生完全理解或掌握人工智能領域每一個具體算法和程序編寫,而是讓他們通過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學習實踐去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規律和技術邊界,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智能化社會。
中科院自動化所發布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
2019-07-02 12:04:40 來源: 中國科技網
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訊(記者 李艷)28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與中科智能之星——“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發布了他們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這是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或將對人工智能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自動化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孫哲南表示,最近一些年人工智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做,國內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為此從三年前開始,自動化所的一些一線科研專家們開始助力這項工作,以期把該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精尖研究成果轉化為面向中小學生、中高職的學生們的課程、讀物與設備等,促進落實科教融合。
聯合實驗室主任、副研究員董晶介紹,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的研發,結合了前沿科學技術、專業學科知識、一線教學經驗與商業產品開發,是全國第一套系統性的人工智能教學與實驗示范體系,包括人工智能示范課程、人工智能示范教材以及人工智能開發實踐示范平臺三部分組成的整體化教學實踐解決方案。這套示范體系的目標不是要讓中小學生完全裂解或掌握人工智能領域每一個具體算法和程序編寫,而是讓他們通過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學習實踐去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規律和技術邊界,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未來智能化社會。
目前,人工智能示范課程目前包括中小學版與中高職版兩套體系,中小學版示范課程體系對中小學信息學科建設在C++,數據結構和算法設計等少兒編程基礎課程設計的空白區進行了大膽嘗試。中高職版示范課程體系則從專業設置和學科設置的角度精心挑選了面向培養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典型AI專業應用案例與實訓。 而人工智能示范教材則是面向小學、中學以及高中階段的《AI探秘》系列叢書和面向中高職教育的AI系列實訓手冊。教材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案例分析的方式對不同階段人群進行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理論的科普講授。人工智能開發實踐示范平臺則是集成了當前熱點人工智能應用的一系列實踐開發教學平臺與教學設備等。
摘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