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是當前“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突破圍堵和封鎖,不僅需要扎實地跟蹤國際上的先進研
還需要放開思路、敢于領先。新型集成電路的設計,是我們彎道超車的可能途徑之一。
2018年1月,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刊文《4種新奇的新計算途徑》,將冷量子神經元、用導線做計算、納米小滴和硅電路板這4種探索列為未來計算機的可能突破性技術。這里重點介紹“用導線做計算”。
“用導線做計算”最早在2017年由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Naveen Kumar Macha和他的研究小組報道,當時被稱為“串音計算”。其基本原理是,隨著集成電路集成度的提高,導線之間的空間距離越來越小。如此一來,一根導線上的信號越來越容易通過自身固有的電磁場作用,引起周圍其他導線的信號變化。即,信號可以穿過絕緣體到達別的導線,引起“串音”現象。
當前主流的集成電路設計思路,是通過調整導線間的距離、形狀等,盡力消除“串音”現象的不利影響。“串音”則反其道而行之,Macha研究小組認為,可以直接利用這種“串音”現象進行信號傳輸,從而變廢為寶。這種設計思路的改變,可以大大提高集成電路的集成度。
該小組宣稱,他們已經研制出多種數字邏輯門電路、數模轉換、容錯電路等集成芯片,并已實現相同的計算功能。與主流CMOS集成電路相比,他們的“串音”芯片需要明顯少的晶體管,以及少得多的芯片面積。目前,該小組已經開始研制“串音”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筆者認為,與另外3種新奇的計算途徑相比,“串音計算”的理論基礎是麥克斯韋經典電磁理論,其研制對新材料、新技術的依賴較少,是最可能實現應用的新途徑。
從理論角度看,宏觀電磁相互作用的最基本形式是電磁場。電荷在導體或半導體內部的移動和導線帶電后外部固有的電磁場,是電磁信號傳播中同時存在的兩種基本方式。當導體間的空間距離較大、信號頻率較低時,導體、半導體內的電荷移動是信號傳輸的主要方式;而當空間距離很小、信號頻率很高時,導體外部的電磁場傳輸信號成為主要的方式。此時,通常意義上的絕緣體不再有效阻礙電磁信號的傳播,即絕緣體不再絕緣。信號既在導體、半導體內部傳輸,又在導體、半導體外部穿過絕緣體傳播。
后一種情況,包括大家熟悉的無線電廣播或電視。我們使用收音機、電視機,在不直接接觸發射臺的情況下,可以在離發射臺數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聽廣播、看電視。當這種情況出現在集成電路內部時,就是“串音計算”。
“串音計算”的實質,是一種“半電路、半電磁場”的計算。從研制的可行性看,這類集成電路研制沒有原理性障礙,主要是導線內部和外部的信號計算、導線和晶體管的空間結構設計與加工等技術性困難。
實際上,我國學者在1995年就預見了“串音計算”。更準確地說,是“半電路、半電磁場”的計算。筆者在1995年《關于“互容”概念的意義》一文中提出:“在實踐上,由于‘互容’可看成是寄生在寄體上‘部分電容’的特定表現,因此,‘互容’概念的建立,意味著有可能將通常不受歡迎的寄生的‘部分電容’用作信號傳輸的‘元件’。這在特殊電路中應有所考慮。由于互容參數較小,因而可考慮用來實現高集成度的快速的‘神經網絡’這類多互聯的電路集成(即直接利用寄生的互容參數來實現電路的互聯)。”
正是由于我們比美國學者提前20多年預見了串音計算(“半電路、半電磁場”計算),特此撰文呼吁我國進行該類集成電路的研制前景分析,力爭實現可能的彎道超車。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