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全國人民徹底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和共同富裕,這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好事,是孜孜以求的目標。然而,由于中國人口規模巨大,對可持續發展來說卻是一種負擔。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表明,環境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沒有發展就不會有環境問題。在發展的道路上,環境問題之所以變得突出,原因在于發展本身存在缺陷。
當代現行的發展模式,基本上來自西方社會。西方社會通行資本的邏輯。資本是逐利的,而且強調個人利益、眼前利益、現實利益。現實利益主要是指物質利益,也就是物質財富。物質財富是不會憑空產生的,其原材料只有來自自然界,也就是環境。
這樣,物質財富的生產制造、享用直至廢棄的全過程,都是在環境中完成的,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會對環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和沖擊。對人類社會來說,物質財富越多越好,是繁榮與發達的標志,但對地球來說,卻是一種負擔。經濟發展越快,環境負荷越沉重,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反過來制約經濟發展進程,或給人類社會造成某種損害。這就是環境問題。
物質財富是現實的,其生產制造、享用直至廢棄的過程中產生的環境負荷也是客觀的。要想使環境負荷不至于釀成問題,就需要在物質財富生產和使用過程的每一環節都采取措施,使負荷控制在環境容許的范圍內。但由于環境是公共的,而物質財富是個人的,環境問題往往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解決,乃至于越積累越多,積重難返。這就是西方發展模式導致環境問題的根源。
早在20世紀60、70年代,當歐美和日本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嚴重公害的時候,中國人民還不知道環境污染是何物。改革開放后,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環境污染很快就呈現在我們面前。由于環境問題來得突然,雖然黨和國家很重視,但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所以,20世紀80、90年代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是在不斷加劇的。
中國人民是富于創新精神的。發展是硬道理,是主線,是大方向,但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具有可持續性。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個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同時,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也意識到發展與環境將會是我們前進道路上長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二者的關系必須處理好。
于是,中國人民積極探索發展與環境兼容并包的道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環境融入發展過程,在發展的同時讓環境得到改善。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使環境成為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于是,一方面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全面清理長期積累起來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從源頭上減輕經濟活動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當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得到廣泛實踐,全國整體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藍天白云和鳥語花香已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長期以來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態勢得以扭轉,持續向好的態勢基本確立,我國初步走上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中國的實踐證明,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是可以兼容的,關鍵是要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在傳統的發展方式下,只考慮GDP,經濟增長與環境是脫節的,甚至是背離的,主要靠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和環境負荷積累換來的經濟增長,必然會帶來環境問題。這樣的發展是低質量的發展。照這樣的方式長期發展下去,地球的確會面臨災難。
按照中國人民初步探索出來的綠色發展道路,經濟和環境是融合在一起的,發展涵蓋環境,發展意味著環境質量在不斷改善。這就是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是創新,主要靠人的智力投入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使經濟與環境共同發展。這樣的發展,不僅不會給地球增加負荷,還能夠促進地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人與自然共同繁榮。
綠色發展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視地球為自己的家園。要想真正尊重自然,就必須轉變認識,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也是人與自然的命運共同體,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人民開辟的綠色發展道路,不僅為人類社會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也為地球帶來了光明前景。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