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從根本意義上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艱辛探索中正確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和不斷完善,不僅為中國人民實現全面小康、當代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開辟了根本路徑,而且也為世界各國人民擺脫貧窮與動蕩、追求和平與發展、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經驗。歷史證明,中國道路是一條通往復興夢想的康莊大道,必須堅定不移沿著這條正確道路奮勇前進。
黨的領導鑄就中國道路堅強政治定力
歷經革命戰爭淬煉、社會主義建設考驗和改革開放洗禮的中國共產黨,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核心領導力量,也是中國道路得以開辟并不斷完善的核心領導力量。對中國道路的不懈探索,貫穿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的全過程。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強調我們要學習蘇聯經驗,“但要有選擇地學,學先進的東西,不是學落后的東西”,不能照搬,必須走適合中國特點的建設道路。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十大關系”的精辟闡發,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科學揭示,為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作出杰出貢獻,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根本制度基礎。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黨和國家命運面臨重大考驗的歷史關頭,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確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成功開創了由擺脫貧窮到實現小康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黨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世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審視國際國內形勢,堅持問題導向,勇于開拓創新,深入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制度定型化的問題、黨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中國由“大”變“強”面臨的問題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當代中國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證明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道路成功開創和不斷拓展的最核心要素,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完全有自信、有能力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開拓前進。而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則是當代中國“志不改、道不變”,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是有機統一的。早在1939年10月,毛澤東同志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把我們黨建設好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經受了改革開放的考驗,成為開創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堅持偉大社會革命與偉大自我革命的有機統一,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政治自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只有堅持不懈、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才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堅強戰斗力,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賦予中國道路無限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我們黨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邏輯起點和不斷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動力,并在不斷深化發展中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鮮明文化品格。
搞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以能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正是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的結果。我們黨正是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步認清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認清了中國的最大實際就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才有效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的結合,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無古人、旁無佐證,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沒有現成的教科書。這就決定了,中國道路的每一步拓展都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困難和曲折,伴隨爭論和交鋒。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實踐及其帶來的歷史性巨變,不斷證明著一個真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和發展完善;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和發展完善,就沒有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進而迎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我們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動力,也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的實踐之源。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各種嚴峻挑戰和風險,中國道路之所以充滿生機活力,之所以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產生越來越深刻影響,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類文明發展大邏輯和大趨勢,把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開放發展之路,不斷開創中國道路的現代文明視野。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堅持以勇立潮頭的姿態走向世界,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擁抱世界,倡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是改革開放促進中國道路聯通世界文明的生動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刻彰顯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和新型國際秩序的包容性;而“一帶一路”建設,則是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共同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實踐。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人民主體彰顯中國道路深遠價值意蘊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的主人。在領導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政權前夕,毛澤東同志就莊嚴強調,“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創和不斷發展完善,在如何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這個根本問題上實現了歷史性破題。中國道路之所以屢經嚴峻考驗而愈加堅定不移、在世界各種道路競爭比較中愈走愈寬廣,根本奧秘正在于此。
中國道路所以具有堅實的人民基礎,不斷釋放出巨大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動員力,從直接動因上說,就是因為這條道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根本上解決了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如何發展的重大問題。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和社會進步的基礎,人的發展是社會變革和社會進步的目的;生產力的發展歸根到底必須通過人的努力、為了人的發展。中國道路以實現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為出發點;以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弘揚人民主體力量、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根本動力;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目的;以能否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根本標準,從而為堅定道路自信注入了深邃內涵、增強了厚重底氣、提供了根本依據。
中國道路是發展人民民主、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之路。馬克思主義認為,世上沒有所謂的“純粹民主”“絕對民主”,民主總是同一定的階級統治相聯系并為一定的利益關系服務。歷史上不同性質的國家和社會治理中,雖大多標榜民主,但民主的價值意義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大相徑庭。近代西方思想家倡導“以人為本,權利本位”,這是民主價值觀的歷史進步,但這種個人的權利,是附帶許多財產條件的有限“權利”,民主不過是壟斷資產階級的統治宣言和競爭手段罷了。在對歷史上種種民主價值觀進行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價值本質。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工人階級一旦取得統治權,就不能繼續運用舊的國家機器來進行管理”,必須“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來代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深刻體現了這樣一種民主政治價值觀:中國道路堅持以人民為宗旨,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主體,把激發人民的主體意識、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作為根本依靠力量;堅持以人民為目的,把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根本價值目標。總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開辟和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人民始終是建設基礎和主體力量,這也使這條道路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的認同和支持。
文化傳承培育中國道路厚重文明基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雖然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但卻是從歷史深處走來,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一精辟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道路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邏輯,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中華文明所以延綿5000多年經久不衰,對今天中國道路的成功開辟和發展完善仍發揮著深刻文化影響作用,從根本意義上說,是因為中華文明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品質。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蘊藏著許多解決當代人類面臨難題的重要啟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正是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中國共產黨人義無反顧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堅定不移把這條道路推進到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中華文明基因,表現在諸多方面。例如,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的認識論。中華民族先哲們很早就提出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毛澤東同志古為今用,對“實事求是”作出新的闡釋,成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中國道路之所以充滿生機活力,關鍵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中國實際建設社會主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奮斗觀。中國共產黨人歷來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謀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繼、不懈奮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尤其成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人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道路前進的強大精神支撐。銳意變革、革故鼎新的改革觀。中華文明之所以最具有歷史穿透力和現實影響力,就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銳意變革的民族,中華文明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傳統人文精神,具有更加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厚重的時代價值。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