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3日,由科技部、廣東省政府指導,廣東省科技廳、佛山市政府、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及中國發明協會主辦,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佛山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共同承辦的2019中國(佛山)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發展大會舉行。此次大會包括主題演講、高峰對話、圓桌對話、項目路演等環節。
專家把脈佛山“智”造
會上,圍繞“新智造·新未來”這一主題,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白俄羅斯、德國、以色列等多國院士及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這一熱門話題開展了多維度探討交流,全面剖析人工智能實踐應用場景經驗,把脈廣東及佛山制造業升級發展創新之路,促進AI+智能制造的融合發展。
佛山市市長朱偉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佛山圍繞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突出示范引領、技術創新、跨界融合等三大關鍵,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大力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發展效率變革、質量變革、動力變革。“面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洶涌浪潮,佛山將立足龐大的市場力需求和應用需求,重點在加強人工智能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高地等方面發力,努力探索出一條以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發展之路。”
“這次大會通過全球視野,既為佛山的發展問經取道,也將為中國轉型升級提供一個豐富生動的佛山方案。”廣東省科技廳副巡視員何棣華表示,佛山是我國重要制造基地,隨著傳統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利用人工智能對產業進行提質升級,已經成為破局之時,以碧桂園、美的等世界500強企業轉型和布局,正在引領著佛山制造業向數據化、智能化發展。
大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作主題為《智能制造及其關注熱點》的演講。閆楚良表示,未來20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時期。必須科學研究制定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大力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和發展,實現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從目前來看,佛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發展有諸多發展亮點,發展智能制造基礎良好,佛山的科技工作者要有占領智能制造制高點的信心。”
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信息問題聯合研究所博士、研究員列夫丘克帶來《影像分析技術+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的分享。他表示,目前通過AI大數據、深度學習的應用,可以幫助醫生進行肺部的相關疾病自動診斷。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盧超群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泛場景化,沒有特定方向,同時很多領域的應用剛剛起步,企業可以選擇在自己熟悉的、有優勢的領域進行深耕,找到合適的應用方向。他同時建議,佛山要發展人工智能,就要發展科技教育,培養一批思想開放、敢于創新的科技工作者。
大會還以圓桌論壇形式展開高峰對話,韓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李琪永、R20國際區域氣候行動組織中國區總裁程裕富等5位專家就“如何把科學技術發明轉化成為生產力,轉化成為能夠投資的應用場景、生活場景?”這一主題,分享跨國、跨市場、跨領域的經驗,共同探討2019年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前一天,佛山還專門組織院士專家考察了佛山高新區、博智林機器人總部、美的企業總部等,切身了解佛山“智造”產業的發展現狀。
在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李琪永看完各類建筑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之后,表示非常震撼。“在建筑領域,一些工種存在較大風險,比如抹灰、刷漆等,有害化學物質吸入人體會損害健康,將機器人應用于在建筑領域,能有效替代一些危險作業。”他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來到這邊工作,并期望能與中國有一些合作。
11個項目現場簽約
大會現場,11個與人工智能與智能智造相關的人才、項目等相關協議、紛紛簽約落地佛山,見證了佛山在人才、項目、平臺引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進展及階段性成果。其中包括佛山高新區與中國移動佛山分公司共同合作的5G+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佛山高新區禪城園與佛山市奇創智能科技聯手打造的奇創智能科技自動化控制技術項目;佛山力合創新中心與佛山市至周智能科技聯合簽下的小家電產品智能制造裝備產線項目協議等。
簽約項目涉及大數據、新材料、機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以佛山高新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擬簽訂5G+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例,雙方將共同合作,推進佛山高新區一區五園5G網絡建設,實現“全光網”進園區,推動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打造5G智慧園區示范點,推進5G創新應用,創建5G聯合創新實驗室,打造5G+創新新生態,同時助力園區企業轉型升級;小家電產品智能制造裝備產線項目則是基于視覺檢測技術的物料分揀工序設備、成品質量監控設備,淘汰傳統的手工作業方式,應用機器人集成和控制技術,實現了小家電產品智能化高效生產模式。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設立了科技成果精品展示區,并分為智能服務和智能制造兩大類,展示企業的“高精尖”人工智能科技成品,幫助企業對接和溝通,以便各方資源對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