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研華科技、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物聯網智庫、數字化企業研習社攜手舉辦的“大師引領解構工業物聯網大未來”直播論壇在北京正式召開。這是一場立足AIoT產業視角,以產業領航者和實踐者為主角,探索工業物聯網產業生態發展之道的行業盛會。
這是一場立足AIoT產業視角,以產業領航者和實踐者為主角,探索工業物聯網產業生態發展之道的行業盛會。
本次會議,聚集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研華科技技術長楊瑞祥等一眾產業菁英,圍繞“解耦·重構·共創”,共話工業物聯網產業生態發展之道。
現在就一起來看看三位大咖的觀點分享~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 安筱鵬
數字化之大變局·誰來定義這個時代
工業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邊緣計算、5G等概念和技術的興起,將掀起一場數字商業基礎設施(IoT化+云化+中臺化+移動化)的遷徙與切換,從而帶來整個數字化轉型方法、路徑、模式、分工、生態的全局性變革。
安筱鵬博士提出,當前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集成應用困境” 。今天企業所能夠提供的是碎片化的解決方案,而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要解決的是企業的內部、企業和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之間,以及整個的產業生態。要把系統打通,互聯互通互操作,才能夠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
物聯網智庫創始人 彭昭
智聯網·新思維
彭昭女士多維度分享了智聯網時代下的新思維。智聯網思維是建立在對技術、對企業內部組織,對整個商業模式的一個重新思考的基礎之上,彭昭將其拆解成三個步驟:技術迭代、組織重構和商業模式的重建。
技術的部分涵蓋到智聯網的變革,它是一套系統工程;技術迭代和組織的更新又是一體兩面,產品的成功和組織的調整直接相關;包括商業模式是在整個技術和組織的迭代之后潛移默化的完成的。只有將企業內部的組織和商業模式提升到新的臺階,我們對物理世界的改造才會自然發生,這種思維就是我們今天想呈現的智聯網思維。
研華科技技術長 楊瑞祥
解耦·重構·共創
推進工業物聯網開放蓬勃生態系
數字轉型2.0,是用AI+IoT可以帶入的一個絕好機會點。數據驅動的技術,證明了導入人工智能確實有其巨大的潛力。如何挖掘人工智能的能量?楊瑞祥博士表示必須要有數據作為支撐,特別是在工業應用情景。所以,必須要功能解耦,必須要有數據的融合,那么就需要我們去重構企業整個經營的管理系統。
數據融合離不開工業物聯網平臺,平臺有必須要進行互聯互通。楊瑞祥表示,工業物聯網的PaaS若能部分開放,甚至與其他PaaS平臺互通、共享部分技術模塊,將促使工業APP開發者擁有更多的工具選擇,進而設計更符合工業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以加速推動產業轉型與進化。研華目前已鎖定幾家平臺業者,積極推動平臺的互通互用。
對于三位都有提到的“工業物聯網面臨的集成應用困境,如何去突破”,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工業物聯網現今面臨集成應用困境,主要是因為當下物聯網產業現況包括技術、應用碎片化,致使其應用落地路徑在不同場域產生巨大差異,并且不易快速復制。大力發展行業應用的工業APP,將是破解現有物聯網困境的突破口。
對此,研華正在把自家發展的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進行解耦再重構,也就是模塊化、微服務化,讓行業系統整合伙伴更容易擷取部分功能模塊,并能進一步與研華共創完整服務,開拓商機;此外,研華也期望藉此可與其他平臺商開放互聯互通,產生綜效,讓使用客戶擁有更多元的選擇與服務。
研華將會在2020年持續串聯更多的DFSI、工業APP、開發者等伙伴,一起共創更多的工業APP,以拓展外部生態系統,并建構完整工業物聯網價值鏈。論壇現場有超過50位來自物聯網平臺企業、DFSI、終端使用者的企業高層齊聚一堂,線上更是吸引了1.8萬人次觀看。
研華期望藉此次的交流討論,推動各平臺間的合作,讓工業APP實現跨平臺的快速遷移及復制,成功邁向工業物聯網生態系的共創發展。更多現場視頻及觀點分享,小編也將整理推送給大家,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