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加劇,國際格局失衡、全球治理滯后等各種風險和挑戰頻出,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我們要認識到,經濟規律和歷史大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經濟全球化大潮滾滾向前,各國相互協作、優勢互補形成了深度融合的全球產業鏈,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代表著生產關系演變的前進方向。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必須促進科技協同創新,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進一步帶動生產要素全球流動,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一
總的來看,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開放包容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堅實保障。
其一,全球產業鏈合作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內在動力。經濟全球化是商品、服務、資本、知識、生產要素等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統一市場的過程,全球產業鏈是專業化分工從一國到多國不斷深化、系統化所形成的全球范圍的鏈狀或網狀產業集群。根據分工與市場相互促進的“斯密—楊格”定理,分工的不斷深化帶來了更多中間產品和生產組合方式,從而促進市場范圍的擴大,而市場的充分發展又帶來分工進一步分化重組的要求。從上一輪經濟全球化實踐來看,正是由于發達國家非核心業務外包形成產業轉移,構建了目前的全球產業鏈布局,又由于這些被轉移產業與接受國生產條件結合,催生了不斷深化細化的國際分工,促進世界范圍的統一市場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形成了今天的經濟全球化格局。
其二,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封閉和倒退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新形勢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當前第五輪產業轉移和要素重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疊加,必然催生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與創新。抓住歷史機遇,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是重塑全球產業格局、推動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
其三,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是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全球性挑戰不再局限于一國內部,很多挑戰也不再是一國之力所能應對,需要各國通力合作。全球產業鏈是全球經濟的骨架和脈絡,融合生產者與消費者,溝通各國企業和政府,以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社會聯系的廣泛性、國際協調的互動性在各國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構成了全球治理的重要經濟空間,基于全球產業鏈合作的國際產業政策對接、宏觀政策協調、規則制度構建、利益分配協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越來越成為推進全球治理、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要求。
進一步看,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有助于解決全球經濟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是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堅實保障。全球產業鏈合作有利于推動形成廣泛的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利益聯盟;全球產業鏈分化重組將會提高貿易保護主義的成本。此外,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還能夠形成長期保持產業鏈完整性的預期,消除不確定性風險,促進各國進一步開放,抵御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具體來看,全球產業鏈的拓展延伸帶動各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基礎和動力,而這種功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產業鏈所具有的完整性、系統性。各產業環節通過產業鏈整合形成有機聯系的秩序化整體系統,產業鏈條的每個環節、生產網絡的每個節點都與其它部分共享資源、密切配合,實現大大優于分散狀態的整體性經濟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導致產業鏈上一些環節出現錯位甚至脫節,破壞產業鏈的完整性、系統性,影響全球產業分工布局,阻礙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強全球產業鏈合作能夠盡量保證產業鏈的完整性,發揮全球產業鏈廣泛互聯、充分互動的整體性功能。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各國政府及國際合作機構在原有產業鏈基礎上積極尋找替代資源,打通關鍵環節,克服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干擾,維持原有產業鏈的完整性、穩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產業協同升級、科技創新合作,在合作共贏的原則基礎上創新和重構全球產業鏈,恢復和增強全球產業鏈的整體性功能。
二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相互依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既是命運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倡導合作共贏,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占,亦為全球產業鏈合作理念帶來了三個重要變革。合作目標上,強調以互利共贏為目標的合作思維;合作動機上,強調提升產業鏈整體價值,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合作預期上,強調長期穩定性預期形成的正向激勵,促進全球產業鏈拓展升級。
第一,“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平臺和發展保障。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一帶一路”建設以其廣闊的市場空間、巨大的資源優勢、創新的合作模式為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了堅實平臺和發展保障。一是“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產業鏈合作拓展空間。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城鎮化、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基礎設施更新、產業升級需求強烈,各國產業發展階段和水平差異明顯,市場潛力巨大,為產業鏈合作提供了廣闊和縱深的空間;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裝備制造能力,同時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和龐大的消費品市場,能夠為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二是“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全球產業鏈整體價值。“一帶一路”建設致力于打造一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平臺,對接各國產業優勢和發展規劃,深化利益融合,通過互聯互通和科技創新合作催化和加速產業鏈的形成和擴張,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管理變革等途徑不斷提升整體效率,增強靈活性和適應性,使生產要素能夠迅速向新興產業鏈轉移,從而不斷提升產業鏈整體價值。三是“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完善全球產業鏈合作治理。發展不平衡、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等治理困境嚴重制約全球產業鏈拓展延伸和效能發揮。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全球產業鏈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產業鏈環節互動協作,通過政策協調和標準聯通實現產業政策、質量標準、貿易規則等對接,為開展合作提供保障。此外,“一帶一路”建設亦為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金融支持,有力推動全球產業鏈合作不斷拓展延伸。
第二,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為全球產業鏈合作提供創新動力。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跨國聯合、跨界融合、顛覆性創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為全球產業鏈升級重組帶來重大機遇。在這種形勢下,必須加快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重點突破。一是加強關鍵技術環節協同創新,保護產業鏈完整性。發達國家憑借科技優勢在關鍵技術環節和核心產品上“卡脖子”,這對全球產業鏈的完整性構成了重要威脅。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抓住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牛鼻子”,搭建國際合作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環境、整合創新資源、培養創新人才、完善創新機制,科學規劃布局,分清主次先后,協調有序推進協同創新,保護全球產業鏈完整性。二是加強基礎研究合作,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促進全球產業鏈現代化。基礎研究是應用創新的基礎,也是創新潛力之源。必須加強基礎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充分發揮各國差異化資源優勢,促進資源共享和互補,降低成本、分擔風險,提升基礎研究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產業鏈控制能力,促進全球產業鏈現代化。三是加強基礎設施與產業配套服務領域的創新合作,增強全球產業鏈韌性。隨著現代產業鏈的延伸,支撐產業發展的研發、金融、人力資源、物流、營銷、售后等現代服務業對于產業鏈的完整性、靈活性至關重要。要圍繞產業鏈加強協同創新,構建信息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現代服務業為產業鏈環節建立多維鏈接,形成產業、科技、服務協同發展、相互支撐的產業體系,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應對全球風險挑戰的能力。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