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不是目的,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才是科技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11月2日,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主旨演講中希望科技工作者以“科技向善”為出發點,構筑科技治理的互信框架,打造全球科技價值共同體,引導科技始終朝著服務人類共同價值和利益的方向發展。
人工智能將影響就業
35年前,現任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中方主席周小川在清華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重回母校,他分享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見解:“機器學習還有待進一步突破和深化,如類比學習、符號學習、貝葉斯學習、神經網絡學習等。盡管模式識別的巨大進步將在未來更廣泛的領域得到應用,但人工智能發展對就業也將產生巨大沖擊。”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也引發了關于其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的思考。正如馬云對周小川說:“當今社會有很多新東西出現,但不需要太過擔心,總會有解決方案。”
周小川對此做了一番思考后認為,未來機器將承擔越來越多規程性的工作,人類就可以解放出來干更多創新性的工作。但是,目前真正有創新性的工作并不是很多,從事創新性工作并獲得成功的人更少。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更多的苦活將由機器去干,人只要負責給機器編程即可,這樣就會有大量的編程工作需求。“然而,真正可以干好編程工作的人數量相當少,一些簡單的編程工作計算機可以做,這樣就會帶來收入的兩極分化。”周小川稱,“高端人才對生產具有控制力,普通人的工作未來會被機器所代替。”
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大概在10年前,一個電氣工程師轉行成為了醫院的男護工。而今,機器人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寫新聞稿。未來,從有形部門向服務業的就業轉移可能會越來越多。
“人跟機器相比究竟有什么優勢?”周小川認為,可能在文化、娛樂、健康、護理、餐飲等行業,人會有新的比較優勢。“對此,我們需要從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方面及早做好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收入分配影響的準備,以公共政策研究更好地推動科技發展、應對未來。”
呼吁建立有效治理體系
“人類對生命的認識正在經歷從解讀、修飾到創造的過程。”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科院院士周琪指出,生物技術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和發展進程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倫理爭議與挑戰。
今年年初,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于《細胞—干細胞》在線發表了聯合研究成果——通過靶向編輯單個長壽基因獲得首例遺傳增強的人類血管細胞。
劉光慧指出,這種細胞在基因和遺傳特性上進行了“優化”。形象地說,這種“增強”是打在基因組上的烙印,將發揮持久性的作用。“舉個例子,有些長壽老人不容易生病,不容易患腫瘤,也是遺傳因素在起作用。”
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Lee M.Silver曾給出預言:“未來可能會出現:占社會10%的基因增強型‘基因富人’統治著90%的‘自然人’。”
當前,基因編輯等事件的發生啟示著社會,科技發展引發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ELSI)已經迫在眉睫,且可能發生在世界任何角落。周琪說:“相關問題的解決僅僅靠科學家群體的自律是不夠的,需要建立有效的科技治理體系。”
為此,周琪建議應加強對科技治理有關問題的前瞻性研究;有關部門充分參與公共討論,提高科技治理的公共性;科學共同體強化聲譽建設,獲取公眾信任;建立強有力的科技治理框架以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承擔國際科技治理責任與義務。
“國際合作在科學研究中越來越重要,但科技治理不僅需要全球視野,還需要結合所在地國情。”《自然》雜志主編瑪格達蕾娜·斯凱普表示,盡管全球和本地標準可能有差異,但科學研究須共同遵循科學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倫理、社會、規范、常識和法律。
高校應對新技術變革
萬鋼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規模快速發展,呈現出新的態勢:基礎科學向宏觀拓展、微觀深入和極端條件方向交叉融合發展;前沿技術呈現多點群發的集群式創新態勢;重點領域在學科高度融合匯聚及科學技術螺旋上升的驅動下,帶動其他科技領域快速跟進地持續發展;科研組織模式與科學研究范式正在重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科學基石、主導力量、組織載體、資源基礎正在發生變化。
不難發現,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著我們所處的世界,也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
“大學作為培養創新人才、孕育創新成果的基地,應該成為國家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前沿。”清華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邱勇代表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主辦方,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進行深入交流。
“顛覆性技術將定義國家未來,重新定位國家的創新能力,界定國家競爭優勢發展階段。”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以柔性電子為例談到,科學技術前沿不僅引領科技進步,也不斷進入應用領域,產生切實的經濟效益,改變人們的生活。
“技術革命正在改變世界,不僅帶來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在高等教育領域,科技進步帶來了全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習的環境不只局限在課堂,這給大學提出了全新的課題。”
韓國延世大學校長金用學指出,技術沖擊了原來的學習方式。傳統的學習方式中學校在知識傳授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隨著新興的技術出現,高校對知識的掌控被打破,高校應當就如何應對這個情況展開探討。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高松指出,雖然大學內部仍然是以學科為基礎劃分院系,但已經有大學開始探索成立一些跨學科研究中心、研究院所或研究集群(cluster),而學科間交叉融合所產生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解決。他建議更多地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