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高效率和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都依賴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深度挖掘和應用,從而實現全產業鏈和全要素的重組和重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批互聯網和科技龍頭企業成長的基石,也已經成為更廣泛領域里的企業和組織付諸行動的重要標準,正在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這樣的新趨勢下,很多企業都開始創新和轉型,如何擁抱新技術,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尋求創新與轉型,成為尋求創新及轉型的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11月13日,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19年度科技工業峰會”上,智能制造、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領域里的領軍企業,共同探討企業創新的趨勢與商業洞察。
5G賦能助力產業升級
“新技術正全面而深刻的重塑人類社會,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正在成為一種共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各種創新型和融合型技術的發展,將會為經濟產業乃至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能和新的空間。”經觀傳媒副總裁、經濟觀察報社副總編輯郭宏超在開場致辭中說道。
在當前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對拉動全球經濟復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5G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將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也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全新發展空間,數字經濟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史德年指出,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在我國經濟里面持續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占當年GDP比重達到34.8%,GDP貢獻達到67.9%。
史德年表示,中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5G將實現與經濟社會各行業的深度融合,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目前,全球已形成統一的關于5G的國際標準,5G芯片與終端已初步具備商用條件。應用方面,超高清視頻,AR/VR、無人機、機器人四類應用占整個應用的50%左右,其中以超高清視頻和AR/VR為主展開的5G直播受到的關注最為廣泛。此外,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受關注度也顯著提高。
“5G除了跟垂直行業融合,實際上可以推動各類產業加速發展,催生更多新興需求和服務,比如5G賦能傳統行業,會重塑傳統產業發展模式,行業變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5G跟ICT新技術融合發展,會創新新的應用;應用5G高速數據傳播方面,深度挖掘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技術,對各垂直領域應用需求;5G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創新還會孕育出一些新興產品和服務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空間,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等,可以蘊育新興產品和服務,當然通過跟5G技術的融合會出現一些新型的終端形態,也就是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史德年表示。
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龍夢竹表示,近兩年隨著全行業實體經濟公司跨行擁抱AI,人工智能行業也發生了三個變化。首先是數據結構發生了變化,大數據已不再局限于數字模式、格式、結構化數據,更多的是包括語音、圖像的非結構化數據。其次,5G使得云端決策能力越來越強,萬物上云萬物互聯,整個云端交互、反饋速度、內容服務會越來越多。最后AI市場從單品的爆發走向了全行業的爆發。
創新驅動為企業增加動力
新技術將如何重塑產業的價值鏈和整體的產業鏈,如何去蘊育新的產品和服務?如何為不同的行業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在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當中,如何將AI、將智能制造和整體的產業深度融合?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指出,國有企業不僅是我國重大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而且在加快科技創新方面具有很大的潛能,而加快科技創新要更好釋放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
季曉南指出,國企在我國科技創新方面具有很大的潛能,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國有企業擁有大批高素質科技人才;擁有大量國家級研發平臺;雙創活動積極推進;科創與資本結合邁出重要步伐;國企科技激勵逐步增強;國企科技創新總體得分較高。
季曉南表示,在看到成績和能力的同時,也要看到國企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著不少的突出問題,包括創新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創新的動力活力沒有充分激發,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不多,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企業發展的作用還不強,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尚未真正形成。所以進一步激發釋放國有企業,中央企業創新,對于我國加快科技創新強國,真正實現創新驅動戰略的意義十分重大,這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作為一家做硬裝備的公司,北京馳宇空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洪立表示:“做硬裝備要跟人工智能大數據做一個深度融合,就相當于把一些數據收集,態勢感知跟應急方案制定和執行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增效,讓效能獲得比較大的提升。硬件跟大數據深度融合,會帶來無限商機”。
找鋼網首席戰略官兼高級副總裁郎永淳圍繞科技+服務賦能實體經濟的主題分享了他的觀點。工業組織模式的迭代為工業生產帶來了困境,如何解決交易和物流領域的痛點?找鋼網為此提供了不一樣的可能:即優化供應鏈、縮短交易次數和物流次數,同時利用大數據和算法算力以及工業云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在此基礎上豐富盈利模式,利用好技術和服務為產業賦能。
聯寶科技首席信息官徐文勝認為,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離不開相關的數字化技術,而在選擇技術時,只有回歸初心、體現服務價值、體現客戶價值、為客戶解決問題,才能夠推動企業的提升。
華訊方舟集團高級副總裁駱睿表示,目前6G標準沒有真正開始,仍處于探討階段,6G最核心的突破可能來自于人工智能。預計2030年5G高度成熟,6G進入商用部署階段,屆時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將全面普及。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